第249章收获与成本(第2/3页)

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

就是因为种子、化肥、农药的投入越来越大,造成成本越来越高。在国外一些大农场的经营中,年利润有三成,两成的,都算是经营不错的了。不过因为有高投入,才有高收获,要想保持五寨堡等地庄田的高收成,这种持续的高投入是必要的。五寨堡每年庄田成本才占收入的三成,己经很不错了。

而由于每年存粮黄来福都是在二十万石到三十万石之间,所以余下的粮米,黄来福都是卖于商贾们,每年得到大批的银子存于库房中。

不过顾世宝接着报道一个消息引起黄来福等人的关注,就是由于这几年各庄田中普通使用农药及肥料,各田地的肥力己是有所下降,造成的恶果是庄田土地板块,还有需要的肥料更多。

顾世宝问黄来福该怎么办?黄来福沉吟了一会,肥料的使用,虽然可以提高土地的产量,不过过度使用农药及化肥的恶果他也是知道的。

由于五寨堡土地众多,不需要如大明内地一样的精耕细作。所以黄来福决定采用十八世纪英国的诺福克轮作制。这是一种四区轮种制,即分别种植苜蓿、小麦、萝卜和大麦,不让任何耕地休闲。苜蓿可以给小麦准备好土壤。而小麦又可以为萝卜准备好土壤,萝卜可以为大麦准备好土壤,大麦又可为苜蓿准备好土壤基础。类似黄来福搞的生态循环五寨堡大畜场一样的原理。

这种轮作制,虽然产量没有大明内地的精耕细作产量高,但还是比较附合五寨堡肥田养地的实际情况的。当下黄来福吩顾世宝,从明年开始,各堡农场中,开始实行这种轮种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iv>

每堡的农田中,都分为若干区,分别种植紫花苜蓿、芜菁、小麦、大豆、油菜,萝卜与大麦等物。利用大豆与紫花苜蓿等豆科类肥田固氮,改良土壤的特性,提高土地的肥力,又可以作为猪羊等物的优良饲料。几年后,再轮换回来,有效利用土地。以往五寨堡各农场的大豆与紫花苜蓿等物,只是在田间地角种植,怕占用了田地,以后要大规模了。

听了黄来福的话后,顾世宝大声地答应了,虽说黄来福从来没有种过田,不过他对农业的认知是让顾世宝等人非常佩服的。

接下来顾世宝又汇报各地移民及各堡矿务之事,从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开始,边关移民就形成了滚滚的人潮,到了今年年底,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己有十几万的山西省及外省移民移到了清水河及黄浦川河一带,为当地土地及农场中,带去了急需要的人口男丁。

这些人中,有一大半是拖家带口的各地流民,他们由五寨堡移民局备案,及领取关照执照的商贾们在各地招收带领,为塞外各个农场所吸收,在当地安心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