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第2/3页)

作品:《千夫斩

乾隆,这位大清国在位六十年,向梁家军屈膝投降的满清皇帝在迁徙的途中,在唐努乌梁海一带的西萨彦岭去世,唯一留在世界上的,只有那史书记下的那浓墨重彩的耻辱一笔,以及一座连后世满人寻根问祖都没能寻找到的一座荒坟。其子永琰成为了新的领袖,继续率领着满清旗人们继续向着西方进发……

依靠压榨、汲取近三亿华夏民族的骨血来让自己锦衣玉食的这些寄生虫终于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自己的命运与前途将是重复着那些古代游牧民族的老路。

与昔日的蒙古盟友之间,旗人内部也发生了无数次的碰撞与争执,不过当他们进入了俄罗斯的领土之后,终于放弃了一内切部矛盾,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并于一七九九年年初,抵达了那里海北部的伏尔加河下游。

而原本一开始出发时的大约七十五万满清旗人,最终抵达了伏尔加河下游的,仅剩下了不到一半,之后,在伏尔加河下游的里海沿岸低地建立了国家的满清旗人与俄罗斯之间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那是一场让世人所瞩目的远征,每一次东方帝国强大起来之后,那些被华人所赶走的那些游牧民族都不得不抛下一切,背井离乡,惶然地向着西方远遁,迁徙。而每一次的迁徙,不仅仅是这些游牧民族自身的苦难,同样也是西方世界的苦难。

俄罗斯,这个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手中刚刚强大起来的庞大帝国,就在这位睿智的,充满了远见的女皇因中风而亡故,迎来了那位被称之为**患者的保罗一世之后,终于要再次面临来自东方的威胁。

那些鞑靼人再次追逐着昔日的脚步而来,他们野蛮而又丑陋,他们疲惫却又野心勃勃,在俄罗斯正忙于在欧洲大陆与,与其他国家联合与法兰西进行战争无暇他顾之时,他们出现在了伏尔加河下游,在这里,那些在武器上已经远远落后的鞑靼人顽强地为了生存而拚搏着,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战争。

当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率领着五十万大军出现在了俄罗斯的领土上时,俄罗斯不得不作出了妥协,充许鞑靼人居住于伏尔加河下游的里海沿岸……而现在,只剩下一些年纪八旬以上的老人,还记得过去的事迹,那些年轻的鞑靼人,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优秀的牧民,是俄罗斯公民的一份子。”

“而就在这些被西方人同样称之为鞑靼人的满清旗人在西方展开了艰苦卓决的争战,为自己的生存拚命挣扎之时,东方,推翻了鞑靼人统治的那位君王,他狡猾地利用俄罗斯的目光完全被混乱的欧洲和眼皮子底下的鞑靼人所吸引的时候,在俄罗斯没有余力去同时应付三个正面战场的时候,那位举世闻名的阴谋与战略家终于乘势发起了一场极具历史意义的远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div>

“一次又一次地向北推进,将那一个又一个地俄罗斯城镇完全地夺取,他们的武器更加的先进,他们的作战意志无比的坚定,亚历山大一世曾经为此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在损失了十万名优秀的俄罗斯士兵之后,不得不在卡马河签定了历史上著名的《卡马河条约》承认两国以乌拉尔山以西为界,那个东方帝国拥有乌拉尔山脉及以西的所有领土。”

“在那之后,不甘心失败的俄罗斯帝国的君主们并不甘心失败,发动过数次战争,却每一次,都会在那乌拉尔山脉下,留下无数的俄罗斯人的尸体与灵魂,乌拉尔山脉最终被绝望的俄罗斯人形象地称之为俄罗斯民族的叹息之墙,寓意是永远也无法逾越。”一位后世的俄罗斯史学家在自己的出版作品之中这样记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