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卢象升(第2/3页)

作品:《借天改明

他们把各路勤王军的名单呈给崇祯皇帝的时候,把卢象升的名字放到了最前面,特别标识了这个是知府。</p>

文臣们不知道的是卢象升的名字早在几个月前,钟进卫就在崇祯皇帝面前推荐过几次了。鉴于钟进卫的推荐效果极佳,所以哪怕卢象升的名字被放到了名单的最末尾,只要崇祯皇帝看到了,也会非常重视的。</p>

结果很自然的,崇祯皇帝一看卢象升这三个字,马上就先想到了钟进卫的推荐,想起了王承恩汇报的卢象升的资料,果然是忠臣啊,以一文臣之身,主动带兵勤王。这胆量,怕是一般武将都不具备的。</p>

崇祯皇帝很是好奇,卢象升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马上传旨召见。</p>

卢象升这个时候正在交接勤王军的粮草饷银,因为是同为文臣的关系,只飘没了一成,他也知道这个潜规则,却无力与整个文官集团抗争,只好认了。</p>

忽然发现饷银上都印着“银作局”三个字,不由得有点奇怪,这饷银怎么是大内银作局熔制的呢?</p>

于是就问发饷之人:“这饷银为何出自银作局?”</p>

发饷之人乃兵部一主事,要那些武将问的话,才不会理,爱要不要。但现在问的是文官体系中的一员,还是知府大人,自己人。就说了:“这是圣上从大内出的银子。”看看左右好像没人注意,又压低声音向卢象升咬耳朵:“据说是圣上让银作局熔了宫中的一些银质器皿,所以有这三字。”</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卢象升听了,默然不语,朝廷竟然穷困到了这个地步,心底升起了一股悲伤之情,圣上的处境难啊!</p>

那兵部主事本来说给卢象升听,就是想一起八卦下,然后笑笑,但见卢象升没配合,觉得好生没趣,就不理卢象升,忙自己的去了。</p>

在接到崇祯皇帝召见的旨意之后,卢象升整理了自己的衣冠,看看一切无误,才前去觐见。</p>

崇祯皇帝在平台召见了卢象升,刚一看见,就印象深刻,废话,一个文臣,进士出身的人,却着一幅威风凛凛的武将胚子,会有人印象不深刻的?</p>

卢象升平身之后,崇祯皇帝笑呵呵的说道:“很早就有人向朕推荐卿,说卿忠君爱国,勇武过人,是国家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如此。”</p>

卢象升一听,愣了一下:要有人举荐我说才思敏捷,断案入神,爱民如子之类的,还说的过去,但现在举荐的是勇武过人!这,这是谁啊?</p>

崇祯皇帝又说了:“不知爱卿可否露两手给朕瞧瞧?”</p>

卢象升看崇祯皇帝很有兴趣的样子,也为了不让那个不知名的举荐人失望,就答应了:“君之所命,臣无有不充。”</p>

听着就让人舒服,崇祯皇帝对卢象升的好感度直线上升。</p>

“臣失礼了。”卢象升说完后把朝服整理下,好方便动作。然后看看左右,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能否给臣一件兵器。”</p>

侍立一边的锦衣亲军在崇祯皇帝允许后,拿来了一件九股叉,卢象升道:“陛下,臣不善使叉。请另赐一件。”</p>

于是又拿来一把方天画戟,卢象升接过试了试,又说:“陛下,这个太轻了,能否换个重点的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