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红会雏形(第2/3页)
作品:《借天改明》这个不用钟进卫来回答,崇祯皇帝略一思索,然后说道:“待到明年天气转暖,建虏退去为止。”</p>
崇祯皇帝说完后等了一会,没再见还有人说话,就做了结论:“诸位臣工既然不再有意见,那一起议一议细则吧,钟师傅,你来牵头。”</p>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点了自己的名,也没什么不满,主意是自己出的,当然由自己来牵头了。</p>
于是,他奏道:“此法有几个关键,第一,给京师百姓的布告由谁来写,怎么写。第二,接受捐款的组织由谁来牵头,如何运作,又由谁来监督。第三,被雇工人和被认领之人是否会被非人待遇问题,由谁来跟进监督。”</p>
崇祯皇帝点点头,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以为呢?”</p>
钟进卫有点不好意思道:“陛下,臣不善于写布告,这个,真写不来。”</p>
崇祯皇帝心里暗地好笑,却也没有露出来,而是转头问道:“哪位臣工来写此布告?”</p>
温体仁看看左右,复出班奏道:“臣愿写。”</p>
崇祯皇帝点点头:“甚好。”然后看向钟进卫,意思是这个写布告的问题解决了,你接着讲吧。</p>
“这个接受捐款的组织,臣建议让锦衣卫来做,东厂进行监督。”</p>
什么,这两头猛虎才关进去没多久,怎么能放出来,底下的大臣这下沉不住气了,纷纷出班进行反对。</p>
“陛下,万万不可!”</p>
“陛下,厂卫凶悍,此细腻工作恐不合适。”</p>
“陛下,我们工部来组织此事就可以了。”</p>
“陛下,户部来组织此事真好合适。”</p>
“陛下,可由都察院进行监督。”</p>
“陛下,......”</p>
一时之间,群臣纷纷出言献计献策,其中心思想就一个,厂卫还是继续歇着吧,这事我们自己能干,不敢劳驾。</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这个时候,孙承宗,温体仁也都没有跟他们打对台戏,一旁默认以观。</p>
东厂厂公王承恩站在边上看着这群文臣汹涌的反对潮,恨得暗地里咬牙切齿。</p>
钟进卫一看,东厂和锦衣卫重新出山的阻力不会小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