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死不瞑目(第3/3页)

作品:《借天改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是,大汗。”两人领命。</p>

“四弟,我也去吧。”正红旗旗主代善上前向皇太极请命。</p>

现在发现了刘兴祚的踪迹,代善想着能亲自去追杀刘兴祚,以便将功赎罪。</p>

皇太极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不发一言,看得代善发毛,叫了声:“大汗。”</p>

“让大金蒙羞,还好意思再出来露丑。”皇太极说话毫不留情,挖苦道。</p>

代善看看四周的兄弟部属,个个都对皇太极的话以为然,不敢反驳,只好讪讪退下。</p>

“还不快去,想再次让他跑了么?”皇太极见济尔哈朗和阿巴泰还站那没动,就又把气撒到他俩身上去了。</p>

两人不敢怠慢,连忙点齐五百巴牙喇兵直往永平北方而去。</p>

皇太极再是奸雄,再能演戏,经过如此一阵折腾,也没心情再演亲民戏了。把马头一转,领头出城回大营,等待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的结果。</p>

于海静看着又一人死义,心情复杂。看到一个大明参将让一群鞑子首领如此失态,又颇感好奇,就去找人问这刘兴祚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物。</p>

再说济尔哈朗和阿巴泰快马加鞭,疾驰刘家口,由原先当猎户的巴牙喇兵辨认,确有大队人马往山海关而去。于是,他俩带着巴牙喇兵往山海关方向急追。</p>

一路上,遇到不少大明百姓,拖家带口,还有很多家当。他们也不管,直追山海关。</p>

终于,在离山海关不是很远的燕河城与台头城之间的官道上,发现了前面有一支打着“刘”字旗的明军步卒。</p>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一商量,为防刘兴祚逃脱,兵分两路,济尔哈朗领两百五十名巴牙喇兵绕道前面去堵截,阿巴泰在后面驱赶,一定不能放过刘兴祚。</p>

很快,他们这支精锐骑兵就围住了明军步卒,开始收网。</p>

明军步军也发现了他们,退往官道附近的一座山坳,准备据此而守。</p>

可惜这官道边的山其实是个小丘陵,又是冬季,没有树木草林,无法掩藏踪迹。</p>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看了这支明军黔驴技穷,只是冷笑,下令巴牙喇兵各分两百下马攻击。其余一百巴牙喇兵就在马上不下来,巡视战场。这次,看刘兴祚还能逃出生天不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