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不听劝的后果(第2/3页)
作品:《借天改明》崇祯皇帝的心情不错,有钱就有底气,这段时间以来,气色都好了不少。</p>
他顺手拿起御桌上的一个密封盒子,打开后拿出里面的奏折来看。</p>
这是大明皇家银行每日送来的报告,因为要保密,所以一直是放在密封盒子里送上来的。</p>
崇祯皇帝看着看着,脸色由晴转阴,最后冷着一张脸,把奏折拍到了御桌上。</p>
朕已多次警告,竟然还要搞事,那就不要怪朕了。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对一边的内侍道:“传东厂提督王承恩觐见。”</p>
然后崇祯皇帝又拿起那份奏折,看着上面列出来的那些人名,对其中几个人,真是恨铁不成钢。</p>
没过一会,急促地脚步声传来,王承恩出现在殿门口,快步到达御前,准备跪下行礼。</p>
“免了。”崇祯皇帝说了之后,把奏折丢到了王承恩面前,再次说道:“你看看。”</p>
王承恩看崇祯皇帝这生气的样子,心中有点惶恐,好多天没见皇上这么生气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难道是有人告自己黑状?</p>
他弯腰捡起奏折,带着忐忑看了起来。</p>
出乎王承恩的意料,他的心情是越看奏折变得越好,看完了才知道,原来皇上生气,不是针对他的。</p>
大明皇家银行操作大明通行宝钞的事情,王承恩一直是不知道的。</p>
现在他看了这份奏折,心里明白皇上怕是要动用东厂来对付他们了。</p>
王承恩看完之后双手捧着奏折重新送回了御桌上,然后等待崇祯皇帝发话。</p>
“朕原本还是想用钟师傅的法子,慢慢地把通行宝钞收集过来销毁掉。但这上面的几个人,朕多次给过他们暗示,却依旧我行我素,想着趴朝廷身上吸血,就不要怪朕了!”</p>
崇祯皇帝见王承恩看完了,就阴着脸表达了自己的看法。</p>
“陛下说得是,中兴侯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太软了。有的人死不悔改,不给点厉害就以为陛下不敢动他们。”王承恩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或者也有他本人真实的意思在里面,附和了崇祯皇帝。</p>
崇祯皇帝没有答话,站了起来,俯视着那份奏折,沉默不语。</p>
王承恩看皇上还没下定决心,本想提建议,直接按个罪给他们,抄了他们家,说不定又有好多钱财可得。可他又想起来那里面还有皇上的老丈人,另外几家也是根源深厚,不是能随便动的,就忍住了没说。</p>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下定了决心,对王承恩道:“你派人盯着这几家。看他们最终把那些通行宝钞都放在哪里,等朕的命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