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大明英烈祠堂(第2/3页)

作品:《借天改明

此时听完之后,他深深地再次躬身向崇祯皇帝行了一礼:“陛下仁慈,臣为陛下,为大明,战死沙场也心甘情愿。”</p>

温体仁接着也拜了下去:“陛下真乃千古仁君!”</p>

梁廷栋也只是觉得此事没有先例,死得又只是士卒而已,才有那一说。</p>

他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那日在校场上,那些响应他的号召而站出来的人,在当时就给了他很大的震撼。</p>

对比更多的那些不愿加入死营的士卒,崇祯皇帝的感觉很是强烈,他太需要这种能为他,为大明效死命的士卒了。</p>

崇祯皇帝给钟进卫表态之后,就转向温体仁道:“温卿,你来筹备此事,就在午门选址建一个,让大明官员进出紫禁城的时候都能看到。警醒他们,努力为朕办事,为大明办事的人,不止是他们而已。”</p>

“陛下,还请示下这英烈祠堂的规格。”温体仁躬身请示道。</p>

朝廷对一些值得宣传事迹的百姓是有表彰的,比如贞洁牌坊,育子有方的嘉奖,还有年初在昌黎保卫战中被封为拽梯君得以立祠的事。</p>

可像中兴侯建议的这么大范围为战死将士立祠堂,按照崇祯皇帝所言还要建在午门,就无从参考了,因此温体仁才不得不请示。</p>

崇祯皇帝一听,看了钟进卫一眼,想了一会后道:“既然要建,就不能太小了。平时可受百姓祭拜,重大节日则由朕亲自去祭奠为大明而死的将士。”</p>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这好啊!比那啥纪念碑强多了,不过貌似和那岛国的啥差不多了。</p>

谁知崇祯皇帝的话音刚落,温体仁和梁廷栋就齐齐反对:“陛下,万万不可。”</p>

崇祯皇帝的脸色一沉,不高兴地道:“有何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