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生员之论(第3/3页)
作品:《借天改明》崇祯皇帝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过了一会,他对钟进卫道:“还请钟师傅说说具体的措施。”</p>
钟进卫闻言伸出一个手指道:“第一,严格执行朝廷对生员的规章制度,考核一定要严格定期举行,不符合者依例剥夺其功名。”</p>
接着钟进卫又伸出第二个手指道:“第二,可适当增加生员的知识面,不至于让他们都去背诵套路固定的八股文。摸到门道的人,年轻轻就通过考试,以为天下大事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很容易出现只会动嘴却不会做事的人;摸不到门道却有才华的人,却一辈子不得当官,这种情况也不是很合理。”</p>
崇祯皇帝听了先是摇摇头,接着又点点头道:“钟师傅,朝廷之所以用八股文,乃是为了公平起见,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人为操纵的可能。不过钟师傅说得也有道理,如果朝廷选士只局限于八股文的话,确实会漏掉一些人才。”</p>
他说到这里,脑中出现了宋应星、徐霞客,甚至是孙承宗、徐光启等人,后两者都是很晚才考取进士出身,才真正开始为朝廷出大力。</p>
“钟师傅,八股取士目前还是不能少。不过你有什么补充的,不妨说说。”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面怀希望地问道。</p>
钟进卫不由心中暗暗点头,崇祯皇帝明显已经比自己刚开始见到的要成熟多了,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思考。</p>
他有点欣慰,然后笑着对崇祯皇帝道:“陛下,现在朝廷成立了研究所,其中的研究员都和散衔所对应了起来,其俸禄又有国企提供,可谓有名又有利,和普通的官吏其实并无多大区别了。臣建议,这一条路不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p>
崇祯皇帝一听,心有所得,眉头一扬道:“钟师傅的意思是把生员等人再往这方面引导,让他们有事可干,有其他途径可选?”</p>
古时的科举考试,比起钟进卫所在时代的高考,难度更高。真正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通过的只有极小一部分人而已。</p>
有些通不过独木桥的生员往往就会留在地方为祸一方,这种事情并不少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