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使团在南京上(第1/3页)
作品:《龙啸大明》**使团是随北洋第一分舰队来到中国,到达威海之后,成钢又派了一艘两千料福船,二艘一千料福船,将**使团一行送到南京。</p>
毕竟这一次商毅的目标只是迫使**臣服,并不是吞并**。而且人家派出使团,又是打着恭贺商毅称帝的名号,自己一方在礼数上可不能太冒失。更何况这里面还有两位**公主要送给商毅,如果被商毅看上了,那也是娘娘一份,因此成钢也不敢过于怠慢。</p>
因为供使团主要成员乘坐的是两千料福船,体大舱宽,而且行驶得也十分平稳,因此一路上也不辛苦,而宋时烈等人也是首次见识这样的大型风帆船,而且随北洋第一分舰队行驶的时候,也发现好几艘这样的大船,还有一艘更大的,也对中国的造船技术和固有实力惊叹不己。</p>
十二月十六日,**使团到达了南京,**早就接到了通知,派出一个干事到码头迎接**使团。在路上宋时烈也对中华帝国的官制做了一番了解,知道**大体相当于眀朝的鸿胪寺,主管外吏朝觐,诸蕃入贡等这些外部事务。</p>
眀朝的内阁以下,设六部九寺,六部都是正二品,而九寺低一些,根据职责的重要性,有的是正三品,有的是正四品,鸿胪寺就属于正四品。不过在新帝国的官制中,全部都并列为高官。正副部长相当于尚书、待郎,而干事大约等于郎中或员外郎一类四五品官。</p>
宋时烈是**左议政,等于內阁次辅,也是正一品大员,而且正使是国君的弟弟李濬,等于亲王一级,虽然说**以中国的藩属自居,但至少也应派遣部级或副部级接任,才算对等,但只派来一个干事,这也说明中国有意再贬低**的位置。当然现在中国还并没有承认**的藩属地方,这么做也不算失礼。</p>
而且宋时烈也知道行势比人强,因此也沒有挑礼,老老实实的带领着使团,跟着接待的官员来到了馆驿,并且递交了国书。想送给他一颗明珠当礼物,但被谢绝,而问到什么时候可以晋见商毅时,得到的答复是等着,过几天会有通知。</p>
结果这一等就是三天,李濬和宋时烈也是心急如焚,但人生地不熟,也无法展开活动,又不得不强自忍耐着。在第三天,那名干事陪着**的部长刘维源来到馆驿,看望**使团,并且告诉他们,明天内阁大臣李格非将正式接见使团成员。甴内阁大臣接见自己,这个规格当然算是不错了,因此李濬和宋时烈也颇为兴奋,又准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跟着那名干事来到了**的会客厅。</p>
在内阁成员中,李格非主要是付责对外的事务,因此接见**使臣的事务,当然是由李格非来付责。双方见面之后,先互相问候了一番,才分宾主落座。</p>
李格非道:“贵使递交的国书内阁已经看过,贵国之意,内阁也己明了,但以前**虽是明朝的藩属,但我朝非明朝,因此**也无需校明朝旧例,成为我朝的藩属之国。何况我中华帝国南收吕宋、东并琉球,北服日本、泰国诸国不远万里,来与我朝通好,也不多**一个。”</p>
虽然在**使团中,李濬是正使,但实际上他的作用只是提高使团的档次,而真实行使使臣责任的,还是宋时烈,。因此听了李格非的话之后,宋时烈赶忙道:“李大人,我**素来敬慕中华风土、礼仪之邦,非是明朝一帮,而明朝之后,中华帝国为中华正统,我们确实是一遍诚心,愿效明朝旧例,为中华藩属,永不反叛。”</p>
当然中国方面也明白这样的人事安排,事实上也是把宋时烈当真实的使臣,因此李格非淡淡道:“永不反叛,贵使这话还是不要说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