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臣冒死弹劾(第3/3页)
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其二,陛下不修德政,反重杀戮。</p>
自陛下御极以来,先却建奴,后征蒙古。虽吾皇兵威赫赫,然则岂不闻佳兵不详?正所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p>
然则陛下动辄诛连九族,又好筑京观。</p>
臣敢问陛下,林丹汁之过,与牧民何干?黄台吉之错,与辽东百姓何干?</p>
然则陛下于草原筑京观无数,又命毛文龙于东江掠民为奴,日夜袭扰,此诚非仁君之所为也。</p>
其三,陛下苛责宗室,屠戮皇亲。</p>
福王毕竟乃陛下亲叔,然则福王一脉如今何在?陛下又视太祖高皇帝血脉于何地?</p>
臣所劾魏阉者,其罪有二十五。</p>
其一,败坏祖制。</p>
忠贤本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夤入内地,初犹谬为小忠、小信以幸恩,继乃敢为大奸、大恶以乱政。</p>
其二,打击异己。</p>
刘一燝、周嘉谟,顾命大臣也,忠贤令孙杰论去。</p>
其三,泰昌皇帝宾天,实有隐恨。</p>
先帝宾天,实有隐恨,孙慎行、邹元标以公义发愤,忠贤悉排去之。顾于党护选侍之沈纮,曲意绸缪,终加蟒玉。”</p>
只是姚士慎还没有说完,崇祯皇帝就不耐烦的打断道:“够了,若是没有什么新花样儿,就别把杨涟那老东西的剩饭拿出来炒了。</p>
尔等不腻,朕尚且嫌烦!直接说你的第二十五条让朕听听!”</p>
姚士慎被崇祯皇帝如此直白的话给噎的一时无言,诺诺了半晌之后才拜道:“启奏陛下,臣劾魏阉欺凌先帝,舞弊朝纲!”</p>
这事儿可就大发了。摆明了老魏不死,这事儿就没完。</p>
欺凌先帝?把皇帝当什么了?一个死太监欺负皇帝?当这时晚唐老李家那些渣渣呢?</p>
崇祯皇帝也正色问道:“如何欺凌舞弊?”</p>
姚士慎干脆把心一横,梗着脖子道:“启奏陛下,魏阉欺先帝不学,魏阉不识字,从来不批文书,不轮流该正,然颇有记性,只在御前赞扬附和,植党徇私,或危言冷语挑激圣怒。</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凡奏文书之时,管事牌子皆屏息远侍,不敢近前。至于一本一本口奏姓名、党逆朋比者,王体乾也;</p>
帮助魏阉查姓名,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三人也;</p>
其秉笔梁栋、孙进、郝隐儒俱不能干预一字也;</p>
其赞魏阉执掌收藏姓名原本,及外来杂帖者李朝钦,而造谋杀命密递线索害人者魏广微、崔呈秀也;</p>
一切削夺勒限追赃诸严旨,皆内阁顾秉谦等票拟,非中旨见,有阁中底簿中书官可证也。”</p>
崇祯皇帝听的很头疼。</p>
姚士慎这是不把事儿闹大了绝不罢休。</p>
如果欺凌先帝,舞弊朝纲的罪名成立,老魏肯定是死的透透的。</p>
至于姚士慎所提及的这些人名,没死的都得死,死了的也得开棺鞭尸。</p>
可是这根本就是扯蛋!</p>
说天启皇帝不学,不是学天启皇帝不识字怎么样,而是说他喜欢干木匠活。</p>
天启皇帝不仅识字,而且阅读奏章水平很高,总是能很快找出要点,各种批示都很能抓住问题的核心。</p>
在万历四十七年,天启皇帝就已经被万历皇帝封为皇太孙,进入了储君序列,一切教育都是按照太子的标准来的,熟读经史子集,每天按计划写两百个大字。</p>
他的老师就是东林党大儒孙承宗。孙承宗再怎么无能,也不会教了很多年把学生教成文盲吧。</p>
在崇祯皇帝本身的记忆之中,杨涟弹劾老魏的奏章,天启皇帝是认真读了的。不仅读了,而且读完之后很生气,还对着自己说过一句话——一派胡言。</p>
PS:“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p>
所以,文中提到的一条鞭法被老徐给废掉不是笔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