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朕绝不让人背黑锅(第3/3页)
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当然,崇祯皇帝的良心狗吃不吃的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眼前这事儿。</p>
在朱聿键和朱倬纮看来,崇祯皇帝确实牛逼,牛逼到自从永乐皇帝之后,老朱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牛逼的皇帝。</p>
但是你再怎么牛逼,也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到时候受影响的还不是封地已经被收回的三人?</p>
就崇祯皇帝这鸟样儿的,到时候封地还能不能拿来回现在的这些?</p>
尤其是王府中十余年积累下来的积蓄,可是为了出海建国这事儿当流水一般花销的,如果这事儿要是黄了,那些金银岂不是打了水漂了?</p>
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崇祯皇帝一意孤行的朱聿键尽管心中忐忑,却还是躬身道:“陛下,古语有云,慈不掌兵。若是为了存枢一人而影响了移封大计,存枢以后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上的列祖列宗?”</p>
崇祯皇帝却笑道:“如何影响?天下物议纷纷?朕原本也担心这事儿,可是后来朕却想明白了。</p>
现在临时换封存机王兄为秦王,能让存枢王兄好起来么?</p>
若是能,朕就同意临时换王。若是不能,那就算是朕同意了,天下间就不议论了?</p>
朕不是周厉王,不会杀人以止谤,到时候还是任由天下百姓去骂?</p>
既然都是挨骂,那朕凭什么要让存枢王兄背着骂名而去?”</p>
朱聿键却急道:“陛下,那不一样!”</p>
崇祯皇帝却笑道:“那王叔说,到底是哪里不一样?”朱聿键哑然。</p>
其实往深了想,结果也没有什么不一样,都一样会有人议论,也一样会影响移封的事儿,只是有大有小罢了。</p>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人会本能的选择无害或者害处最小的那一条路去走。</p>
奈何崇祯皇帝这货的思维方式他就跟正常人不一样——丫的专挑更**的那一条路走!</p>
但是,就是这种**的思维方式让人感觉心中暖暖的。</p>
见朱聿键和朱倬纮都说不出来什么了,崇祯皇帝才接着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罢。”</p>
等到朱聿键和朱倬纮都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又向着随侍而来的王承恩吩咐道:“诏太医院御医,速派几个不当值来的松江府,凡是在家休假的也要一起过来。</p>
宣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速来松江府见驾。另,急诏秦肃王次子朱存枢速来松江府。</p>
另,将此间事告诉温体仁,如果施凤来还没有离开京城,就把施凤来和温体仁聚在一起问问,看看关于秦王的事儿他们有没有什么意见,让信使六百里加急返回来告诉朕。”</p>
等到王承恩前去拟诏了之后,崇祯皇帝才又带着朱聿键和朱倬纮往朱存枢所在的屋子而去。</p>
朱存枢其实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崇祯皇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去而复返。是不是已经决定好了让自己背个锅了?</p>
虽然说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而且这个要求也是自己提出来的,但是朱存枢的心中还是免不了一阵悲哀。果然是兔死狗烹?</p>
只是崇祯皇帝开口后的话,朱存枢的鼻子就是一酸:“秦王兄,朕已经考虑过了,你的要求,朕不能答应。</p>
朕若是答应了,这骂名你可就再也洗不掉了。</p>
其他的事情自然有朕来处置,你且安心修养就是。”</p>
略微一停顿,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已经命人连夜回京去宣御医过来,王兄肯定会好起来的。”</p>
朱存枢鼻头发酸,强忍着道:“陛下,臣的身体,臣自己知道,是真的挺不过去了。”</p>
崇祯皇帝却笑道:“王兄说的哪里话,京中御医没来,这里仅有陈太医一人,难免是遇到了他不擅长的病症,王兄且先安心养着罢。”</p>
止住了想要说话的朱存枢,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如今朕也不眶着王兄,朕已经诏了宗令和左右宗正,还有存机王兄一起来松江府。</p>
倘若王兄身体好了,咱们就继续出海,打一片大大的江山。</p>
万一王兄的身体真个撑不住了,朕自然会命存机王兄袭秦王爵,然后让他与唐王叔还有庆王兄一同出海开国。”</p>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边说法,朱存枢心中就是一暖。</p>
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自己的身体什么样儿,自己心里有数,这回大病一场,明显就是挺不过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