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军事管制(第2/3页)
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为此,陈府里面的茶杯被摔了不知道多少个——什么时候这些个丘八这么嚣张,敢横行至此了?眼里还有没有王法了?</p>
这要是搁在天启年前,这个该死的李文锦见了自己不叩头请安就可以算他一个不敬上官的罪名了,现在这他**算什么情况?</p>
当真是彼其娘之!</p>
然而再气也没有什么鸟用,登莱巡抚的府衙,登州知府的府衙,蓬莱县县衙的外面现在也是由登莱卫的士卒把手,至于府衙和县衙的衙役,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抓了壮丁,帮助卫所士卒去维持街上的秩序去了。</p>
至于说陈应元还有登州知府和蓬莱知县想要出门去体察民情,走访民间,那随便,只要有卫所士卒的陪同就行了。</p>
但是想要离开蓬莱去别的地方看看,那么陈应元和登州知府鲁文采是可以在卫所士卒的陪同下去看一看的,但是蓬莱县的知县?不好意思,必须得等到军事管制结束了才行。</p>
整个军事管制从十月份的雨雹结束后就开始,结束军事管制的时间则是已经接近了年底。</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陈应元心中更怒,干脆上书弹劾,不光是李文锦,连五军都督府和张惟贤都一起算在内,弹劾军管扰民。</p>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崇祯皇帝对于这种弹劾的态度就是扔在一旁不管,反而更关心这次军管的效果——登州算是开了首例,对于以后应对天灾之时是否要军管,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p>
不管是登莱卫报上来的消息,还是锦衣卫回报上来的消息,都让崇祯皇帝下定了以后要在遇到天灾之时实行军管的决心。</p>
登州共九县一散州,整个军管期间被抓到的当街明抢事件共计一十三起,波及人员五十余人,上下其手的大小官员们共计七个,金额达到了一百余万两。</p>
随着接近六十余人的人头落地,四百余人流放,整个登州空出了两个知县,五个主簿的位置,整个军管才算是宣告结束。</p>
对比之前遇到天灾时不断出现的状况,再看看登州在这一次军管之中体现出来的效率和管制效果,以后是不是要管制,简直就是让**去想都知道该怎么做。</p>
至于陈应元的弹劾,别说是崇祯皇帝没当回事儿,朝堂上的温体仁和张惟贤等人没当回事儿,便是连陈应元本人也没当回事儿。</p>
该弹劾的还是得弹劾,但是究竟怎么处置,那是皇帝和朝堂上大佬们说了算的,但是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却是不可能的——有一就有二,这一次不弹劾,下一次的军管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p>
有了这一次大概的军管评估之后,崇祯皇帝就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别的地方。</p>
朱聿键上书,要求暂时性的,临时的,让他们七个藩王先集中在新安城里面,至于说以后的封地划分,打算请求皇帝陛下主持公道,看看怎么划分比较合适,毕竟上面有煤矿。</p>
然后崇祯皇帝就把这封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的奏章给扔到一边去了。</p>
麻卖批,别说你们七个渣渣现在愿意住在一起,就算是再过上十年二十年,你们还住在一起也没有任何的问题。</p>
大明朝的藩王辣么多,别说是你们七个了,就算是现在再拉一些过去也没有问题,而且拉的越多越好,到时候你们自己看着办吧。</p>
至于是永远住在一起**,还是把地盘分开之后各自混各自的小日子,你们随便。</p>
反正以后藩王会越来越多,推恩令之下,封国也会越来越小,从大象变成驴子再变成狗子,你们全住在一起能怎么的?</p>
至于说这些家伙们以后把海军发展起来了反攻回大明本土该怎么办?崇祯皇帝表示并不担心。</p>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都不知道死了多久了,这个地球上面真的上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老朱家内讧其实也无所谓。</p>
别管谁输谁赢,自己的寝陵肯定没有人敢动。</p>
如果说自己临死之前都没有把整个地球变成老朱家的猪圈,那自己穿越回来干什么了?还不如趁早往歪脖子树上一挂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