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崇祯皇帝遭瘟了(第3/3页)
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然而温体仁还没有想好回家之后是往新明岛去还是留在大明,崇祯皇帝的回复就已经到了——王承恩亲自过来了一趟。</p>
对于大明朝外朝的官员们来讲,王承恩虽然牛逼,可是离的太远,反倒是不如各部和内阁牛逼。</p>
但是对于京官,尤其是京官中的京官,内阁和六部来说,王承恩这个轻易不开口也轻易不出宫的死太监一旦要办什么事儿,那基本上都是代表了崇祯皇帝的意思。</p>
反正从天启七年到眼下的崇祯七年,王承恩还从来没有替自己讨过什么好处,替崇祯皇帝背的黑锅倒是不少。</p>
连忙命人去准备酒菜之后,温体仁就将王承恩请进了堂屋,先上了好茶一起喝着,然后才问了王承恩的来意。</p>
王承恩倒也不藏着掖着,而是起身后直接笑着说道:“皇爷命咱家给温大人带句话儿。”</p>
见温体仁当时就站了起来准备行礼以聆听圣谕,王承恩又笑着道:“温大人不必如此,陛下说了,温大人坐下听着便可。”</p>
温体仁向着王承恩拱了拱手,却是没有坐回去,而是保持了站立躬身的姿势。</p>
王承恩十分满意温体仁的态度,笑道:“陛下说了,温爱卿忠心任事,区区流言不必放在心上。陛下还说了,卿不负朕,朕不负卿。”</p>
温体仁这才作揖道:“是,臣恭领圣谕。”</p>
直起身落座之后,温体仁才试探着问王承恩道:“外面的流言,陛下也知道了?”</p>
王承恩笑道:“陛下已经知道了,什么遭了瘟的说法,温大人不必放在心上。陛下现在已经命锦衣卫严查此事,早晚都会有个结果。”</p>
温体仁还是不放心:“公公也知道,自天启七年至崇祯六年,这眼看着就崇祯七年了,这天灾可当真是没少过,而这正好是温某入阁正今……”</p>
王承恩笑道:“那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的天灾有多少,温大人可是不知道还是怎么的?</p>
如果当真不知道,您大可以去调户部档案,皇爷还特意吩咐了,锦衣卫北镇抚之中相当的资料,也可以让温大人调取。</p>
皇爷说了,天灾是因为底下的那些个官员们不知好歹以致于上天震怒,与温大人无关。</p>
毕竟要真个较起真来,天启年间的事儿又该算到谁头上去?是东林党还是魏公公?”</p>
温体仁这才大概的放下心来。</p>
天启元年到天启七年的破事儿,实际上也是多的一逼,只是魏忠贤那个死太监够牛逼也够不要脸,不光没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来,还顺手把东林党给玩了。</p>
当然,明面上来说,是魏忠贤玩了东林党,实际上人家根本就没有伤筋动骨,更谈不上被玩死。</p>
至于说天启年间的天灾还有闹出来的那些个小乱子,放在整个大明上来看,连疥癣之疾都算不上,撑死了有些痒痒而已,远不如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这七年里玩的大。</p>
也没来得及在温体仁家里蹭顿饭,王承恩便匆匆忙忙的回到了宫中向崇祯复命:“皇爷,温大人的去意已消,当是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p>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这才寻思起了别的事儿。</p>
遭瘟,朱遭瘟,猪遭瘟,这他**就是损了温体仁还顺便把自己给骂了。</p>
但是许显纯目前回报过来的消息表明,崇祯皇帝遭瘟了这句话根本就是民间自己传起来的,而不是什么有心人推动。</p>
这就很让人蛋疼了。</p>
但是更蛋疼的事儿还在后面,远不止这么一首童谣的事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