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藩王不够用了(第3/3页)

作品:《回到明朝当暴君

不来朝天子的时候,关上门跟土皇帝有什么区别?</p>

朱纯臣听到徐弘基的话之后,也把崇祯皇帝之前说过的这些事儿给想起来了。</p>

虽然看着徐弘基不顺眼,但是这种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的事情,自己为什么要一定跳出来反对?</p>

自己也是受益的一员!</p>

崇祯皇帝见两人不吵了,干脆笑道:“此事不必再争论了,郑芝龙的功劳已经足够封公了,其他人应有的封赏,两位爱卿也商量一番报与朕知。”</p>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温体仁、施凤来和徐钰山:“对于这片新发现的大岛,三位爱卿有何看法?”</p>

温体仁当先便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地远离我大明,倒不如依新明岛之例,分封藩王而治之。”</p>

徐钰山却冷哼道:“温阁老所言极是,只是不知道我大明还有多少藩王可以移封过去?</p>

陛下春秋鼎盛,至今只有两位皇子也皆未成年,如何分封?”</p>

听徐钰山提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崇祯皇帝顿时蛋疼的道:“朕早就决定封皇长子为辽王,皇次子还小,尚未定议,众位爱卿再择他人吧。”</p>

听到崇祯皇帝的话后,底下的三人顿时面面相觑。</p>

皇长子出生之时就已经定议了分封辽王,这事儿天下人都知道,但是皇次子,也就是嫡皇子还没有定议。</p>

陛下心中的太子之选?</p>

如果现在提议把陛下心中属意的太子人选给提议分封到新发现的这个大岛,后面会不会遭到陛下的记恨?</p>

此前无数次的事实已经证明,眼前的这位皇帝陛下绝对是个有仇不隔夜的主儿,谁也不敢冒这个险。</p>

想了想,温体仁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肃王、岷王、韩王及改封为安王的原辽王等可当大任。”</p>

卖藩王嘛,大明朝的臣子们又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儿了,连第七代辽王朱宪㸅都被张居正给阴死了——这个倒霉孩子因为喝酒的时候喝死了辽王府护卫老张。</p>

而老张的孙子张白圭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居正。</p>

到了隆庆年间,因为朝廷接到了大量举报辽王的举报信,所以打算派人调查一下。</p>

然后朱宪㸅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果断做出了一个奇葩举动——找了一面大白旗,上书“讼冤”二个大字,然后立在自家王府门口。</p>

不好好学习的他以为举个大旗喊冤就有贵人相助,但他却忘了当年燕王朱棣就是树了一杆写有“靖难”的白旗,然后夺了天下。</p>

那些想要算计辽王的人直接将此事定性为谋反,加上此时贵为内阁次辅的张居正因爷爷醉死的深仇大恨仍然牢记在心,便施加了一点儿影响力,辽王朱宪㸅被彻底废掉,辽王府和家产全部被赏给了张居正的父兄——想来张居正都会感叹一句风水轮流转,自己爷爷的工作单位竟然会成为自家的产业。</p>

直到十年六年后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打算进行清算。</p>

此时的第七代辽王妃趁机上奏朝廷,说辽王家产被张家无理侵占——万历皇帝果断抄了张家,然后宣布家产充公,被废的辽王爵位也得以再次复爵。</p>

然后又因为崇祯皇帝生的儿子在封辽王而被改封了安王。</p>

总之,卖藩王这种事儿对于大明朝的文官们来说简直是没有一点儿压力。</p>

藩王嘛,除了现在的朱聿键那些家伙们已经手握实权而没有人愿意拿他们刷声望之外,剩下的哪个不是被朝廷养的猪,顺便用来刷声望的?</p>

崇祯皇帝想了想,觉得这几个藩王还是太少了点儿。</p>

先不说非洲大陆的面积有多大——实际上崇祯皇帝也不知道非洲大陆的面积到底有多大。</p>

但是移封过去的藩王们多了,好处也多啊。</p>

然后崇祯皇帝就发现,大明的藩王还是少了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