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九公锋芒佛门避黄花观中百目怪(第3/3页)
作品:《截教仙》为什么乌云仙以仙为称,而不叫乌云妖?那小乘佛教三菩萨在截教时,也被人唤作虬首仙、灵牙仙和金光仙,为什么不成虬首妖、灵牙妖和金光妖。</p>
最让人费解的还是那孙悟空,一个猴子得道,以前闹天宫时被天庭成为妖猴。可后来保唐三藏西行,为什么能喊这个妖精,喊那个妖精的?</p>
这不是孙悟空脸皮厚,而是妖与仙佛有鲜明的界线。</p>
如果简单的说,话就说回来了,就是妖气。</p>
我们看西游记时,孙悟空经常抓风一闻,然后就说前方有妖精,这同样也是凭妖气来辨别的。</p>
那妖气究竟是什么味道呢?</p>
腥味,是非常浓的腥味。</p>
为什么是这种味道呢?因为凡为妖者,皆食血食。这里说的血食,不只是人,凡是生灵之血肉,生食的话就全是血食。</p>
有人说因为人肉细嫩好吃,所以妖怪好吃人。</p>
实则不然!</p>
一个凡人,顶多也就二百来斤,正常的百十斤,瘦弱的甚至不足百斤,又够哪个妖怪吃的。</p>
普通的妖族喜欢吃的多为猪、牛、马、羊等牲畜,那些神通广大的妖王则食灵兽,那肉才真叫细嫩呢。</p>
在天上有一条天河,是天庭水军驻扎之处。而上古妖族掌管天庭之时,天庭就是饲养血食之处。在天河内,饲养无数抹香龙鲸,自帝俊、太一,至天庭三百六十五妖神都喜这龙鲸之肉。而且,两位妖皇每次朝见女娲娘娘时,都会带百头抹香龙鲸献上。</p>
像鲲鹏妖师踞北冥之地,在那北冥汪洋之中无数水族也皆为其饲养之血食。</p>
而乌云仙、虬首仙等人,自未化形之时,就拜入通天教主门下,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从未食血食。虽为妖族出身,但随着多年修行,已经成仙而非妖。</p>
孔雀如来当年被通天教主点化,带上金鳌岛。但通天教主称其妖气未散,不收他入门。那时的孔宣在金鳌岛忌血食,静颂黄庭,熬得百年,才将一身妖气化去,拜入通天教主门下。可正因当年食血食、吃人的缘故,虽一身妖气尽已化去,但今日的孔雀如来心中常有杀念。也是因此,心情不如释迦牟尼,而且动不动就出手伤人。不,是伤佛。</p>
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花果山聚七十二路妖王,与牛魔王等上古妖王结拜,食血食集聚一身妖气。后来释迦牟尼将其压在五行山下,就是为了消磨他心性和其一身血气。</p>
在五行山下,哪有血食给孙悟空吃啊。这足足五百年,才将其一身妖气化去,后被观音点化,入佛门随唐三藏西行。一路上吃斋念佛,故而有了称别人为妖精的资本。</p>
陈九公今日西来,渡的就是妖。虽有妖气,但若能将其妖气消磨,这样的弟子心志坚定,即使不能成道,也可成事。</p>
一路行来,神念观边八方。突然,感觉到一丝妖气,陈九公往云头下观看,却是一怔,当即笑道:“没想到这还是个雅妖!”</p>
一道青光落下,陈九公样貌未改,但衣着大变,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色道袍往那处行去。</p>
这有妖气传出之所在,并非山,也不是洞。只见山环楼阁,溪绕亭台。门前杂树密森森,宅外野花香艳艳。柳间栖白鹭,浑如烟里玉无瑕;桃内啭黄莺,却似火中金有色。双双野鹿,忘情闲踏绿莎茵;对对山禽,飞语高鸣红树杪。</p>
当然此地不是王侯第宅,也不是豪富人家。陈九公缓步沿阶而上,来在门前,门上嵌着一块石板,上有“黄花观”三字。</p>
“黄花观……”陈九公心念一转,就知此中住的是哪一妖。神念一扫,见那妖正在观中炼气,修为不高,但也不算低,和自己刚入门的女弟子蝎玉相仿,都是相当于玄仙的大妖修为。</p>
陈九公刚一入观,就有两小童迎来,其中一个高呼:“道长从何处来?”</p>
“吾乃游方道者,途径此处,还望叨扰一日,明日上路。”</p>
“这……”对这种事,小道童哪敢答应,刚才说话的道童向陈九公一礼,“还请道长稍后,待我禀明观主。”</p>
“仙童只去便是!”</p>
不一刻,一阵脚步声传来,那小童引一道者从二门内走来。这道人面如瓜铁,目若朗星,头戴戗金冠,身穿乌皂服,脚踏云头履,腰系吕公绦,倒是与光明山上的乌云仙打扮差不多。</p>
“贫道有失远迎,还望道友恕罪。”</p>
“贫道上门叨扰,观主何罪之有。”</p>
黄花观观主上下打量陈九公一番,心中微微一惊,发现竟然看不清此人修为。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此人是凡夫俗子,非修道炼气之人。另一种可能就是,此人修为远在自己之上。</p>
“观主……”见这黄花观观主有些愣神,陈九公低声唤道。</p>
“哦,道友风采,让贫道失神,失礼之处,道友莫怪。”被陈九公从沉思中唤醒,黄花观观主连忙解释道。</p>
“哪里,哪里。”</p>
“童儿,速去备茶!”感觉陈九公不像是凡间道人,黄花观观主头也不回的对身后二童说道,但陈九公神识之下,得见这黄花观观主背在背后的手打了个手势。</p>
“是!”似乎不是第一次和自家观主配合,两小童应声称是,转身就回往后院行去。</p>
陈九公将这一起尽收眼底,丝毫不以为意,随黄花观观主向观中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