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2章朔吹号寒欲争锋一(第2/3页)
作品:《宰执天下》元老们的态度是一回事,李常和孙觉本人的想法也很重要。</p>
范纯仁很清楚,李常和孙觉都不是仅仅为了门户利益就会接受元老们指派的人,就像自己一样,对党同伐异四个字,还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想法。</p>
所以就在昨夜,范纯仁很直接的向孙觉询问了他为何会接受文彦博信上托付的原因。</p>
孙觉当时则是反问范纯仁,问他时隔多年重回京师,感觉到京城有何变化?</p>
当时范纯仁的回答是繁华尤胜,但烟灰多了许多,快要赶上延州了。</p>
延州多用石炭,到了冬天,城市经常陷入烟雾中。范纯仁旧年随其父范仲淹至延州,对周围环境除了兵戈森严的紧张之外,感受最深的就是让人喘不过起来的空气。</p>
时隔数载,范纯仁再次回京,呼吸到京城的空气,当年延州留给他的印象,立刻就在记忆中复活了。</p>
本来范纯仁以为这是个人的感觉问题,只是想引出孙觉的回答,但他没想到孙觉正想说的就是这一点。</p>
京城污浊的空气,民间使用越来越多的石炭仅仅占了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因为日渐扩张的钢铁场而来。</p>
孙觉告诉范纯仁,去岁钢铁产量几近十年前的五倍,而朝廷从中获取的收益多达三百余万贯。这还没有将节省下来的甲胄、兵器等费用计算在内。</p>
**对钢铁业极为重视,但发展到如今的状况,他们起到的作用,应该是不及韩冈的。尤其是炼钢炼铁的大规模扩张,还是在韩冈就任军器监之后。</p>
从这里说起来,韩冈可谓是京城污染的罪魁祸首。但只要想到大宋在军事上的强势,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远远超过西北二虏的钢铁产量,听到辽人入寇,依然能维持着前所未有的安心,也就能够对此释然了。</p>
范纯仁当年就任信阳军,曾经特地去见了在方城山修轨道的韩冈一次的。孙觉也与韩冈见过几面。不过两人对韩冈的感觉,依然是蒙了一层很厚的纱,完全看不透。</p>
只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新法的推行中,有着汗马之功的韩冈,日后主持朝政时,也绝不会完全废除新法。变法即是国是,如今新法根基已成,韩冈不可能否定掉自己之前的心血,恢复旧日的祖宗之法</p>
不过剩下的地方,不论是韩冈的目标,还是层出不穷的手段,又或是对新旧两党的看法,都让人捉摸不透。</p>
相对而言,还是自己的想法最容易明白。</p>
孙觉昨夜就问了范纯仁对新法的看法。</p>
经过了这么多年,遍历州县的范纯仁在地方上也看到了很多。</p>
在他看来,新法推行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当然不会像**所说的一样,是亿万生民欢呼鼓舞的德政,却也不能全盘否定。</p>
若是自己来的主持朝政,只会是合人意者留之,不合人意者去之。不会因为是**所倡导,就全盘敌视。</p>
最少最少,现在实行的役法还是比过去的衙前役要好很多。</p>
差役法伤民之处惟在衙前,纵是富民,一任衙前,也往往破产。而雇役法虽无衙前之累,但不须服差役之五等户及女户、单丁户,亦须出钱。</p>
范纯仁昨夜这般对孙觉说道。只是平心而论,雇役法只消稍作修改,便能万民称便,而差役法却是积弊甚深,已是积重难返。</p>
所以在新法一事上,不会与韩冈找不到共同点。</p>
此外,还有新学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