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天阙魔影掌中神明八(第3/3页)

作品:《问镜

余慈眯起眼睛,他看“符图”,就像看一篇文章,虽然只有几个短句,可立意明确,文采亦佳,给人的感觉至少是“赏心悦目”。</p>

如此,在“构演玉章”上,他已经可算是入了门。</p>

泥丸宫中,《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更是霞光层染,那显化神异的短句,正将其中真意层层化开,由天垣本命金符一照,就是渗入了余慈神魂之中,短短四字,却能解读出大量信息,密密排布。</p>

至此,余慈才算真正得到了《洞元玉章三气妙化符经》的传承,当然,这也只是开了个头,想完全解析,还不知道需要多久。</p>

这种传承方式,与《碧落通幽十二重天》非常相近,余慈既然经历过,也就不以为怪。</p>

此时,“构演玉章”中解析出来的精妙法门,已经占据了他的绝大部分心神,虽然还是没有特别具体的修炼之法,但明白了其中道理,再反观“符图”结构,又是另一种感觉。</p>

他由此知道,虽然之前所做的一切,已经接近完美,但还有一个关键步骤,没能实现。</p>

“构演玉章”的本质,正是“无有生有、旧体新成”。</p>

这个“有”和“成”,可不只是排列整齐,具备美感就好了,这样的结构,就像是那些空有华美文辞,而内容空洞的篇章,算不得上乘。</p>

其最关键之处,还在“生、新”二字。</p>

可否在旧符所无之法中,化生出全新之意?正如母体孕胎,成就一个前所未有之生灵?</p>

在“构演玉章”之时,最上乘精妙之境界,当然是“法度成而新意就”,在“玉章书就”之时,便自具妙诣,发乎天然。</p>

但没有成功的话,也不用着急,此中还有“点化”之术。</p>

虽是后天之法,却也能从“文”中见“质”,从“形”里见“真”。</p>

当下,余慈再不迟疑,秘诀在心头一绕,他就结了个印诀,轻喝声响处,已将那点化之力,打入符图圆球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