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条件反射(第2/3页)

作品:《谋杀法则

和心理学扯上关系,我倒是能理解,因为任何犯罪和侦查,几乎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应用。任何学科,都能成为犯罪的工具,我也坚决地相信这一点,但是,我却不明白朱立的案子是怎么和生物学扯上关系的。</p>

沈承也不再卖弄关子,他和我说起了他破案和推理的过程。自从我和沈承谈话之后,沈承就基本确定这是一起诱导性**案件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凶手是如何对朱立进行诱导的。沈承想过,大部分诱导性**案件,的确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p>

但是,沈承并不排除其他方式。所谓诱导性**,并不会被认为是**案件,而是谋杀案件,**,只是从犯罪手法上讲而已。沈承把他搜集到的所有线索串联在了一起,最终,沈承还是把重点放在了望远镜上。</p>

望远镜是视觉工具,所以沈承认定,犯罪嫌疑人可能是通过视觉进行诱导的。他说,朱立是精神病患者,思维完全破裂,没有判断能力,所以不会去分辨他看的事情是对是错,能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身上。</p>

**了一句嘴:“你是说,犯罪嫌疑人故意让朱立看到自己**的模样,然后让他去学?”</p>

沈承确定:“没错,这是一起模仿性**。”</p>

我摇了摇头,回答:“幕后黑手的每一起案件,都安排的很精密,让朱立模仿**的动作,的确不是毫无可能,但是希望渺茫,我并不认为凶手会以这样一种成功性未知的手段去杀朱立。”</p>

“模仿性**,成功的可能性的确是趋近于零,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是条件反射呢?”沈承反问了我一句。</p>

我愣住了,我隐隐明白沈承要对我说什么了,我也知道,为什么这起案子会和生物学扯上关系了。反射是基本的神经运动,通说认为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所谓非条件反射,是人无生俱来的,一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本能,例如婴儿吮奶,而条件反射,是指后天形成的精神反射,需要外界条件,例如人学会读书写字。</p>

沈承告诉我,朱立的案子,就是一起利用条件反射的谋杀案。</p>

条件反射的过程,一般需要信息输入、信息消化,最后再信息输出。</p>

沈承说,犯罪嫌疑人也已经招供,她每天到天台上,会穿上红色的衣服,然后拿起水果刀,往自己的脖子处抹,还装作手舞足蹈的样子,她给朱立那个望远镜,并在没有人的时候,教朱立使用望远镜去看天台的那个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