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名士之重(第2/3页)
作品:《秦皇纪》“好!采!”喝采声响彻天际,震得殿顶都在轰鸣。</p>
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由来,流传千古的警句,乍闻此言,谁能不好叫?</p>
众人不仅叫好喝采,还在击掌,大是振奋,很是欣喜。</p>
“不愧是大家,六大儒宗之一!”秦异人大是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名士。苏代这样的名士与荀子比起来,差得太远了。</p>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六人合称六大儒宗。</p>
等到喝采声稍息,荀子接着念颂,叫好喝采声不时响起,气氛热烈。</p>
很快的,荀子念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p>
这是《劝学》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却是无人叫好喝采,不为别的,只是众人陶醉,忘了叫好喝采。</p>
“好!采!”</p>
“好!采!”</p>
突然之间,众人清醒过来,爆发出震天价的采声,震得地皮都在抖动。</p>
众人眼中精光暴射,振奋不已,仿佛大过年似的,文章的力量不可觑!</p>
“太好了!先生不愧是名闻天下的大才,作得如此好文章,佩服佩服!”赵孝成王端起酒爵,笑道:“来,为先生干此一爵!”</p>
“干!”众人轰然响应,举爵而饮,痛快淋漓。</p>
放下酒爵,众人的目光集中在公孙龙子身上,很是期待。</p>
荀子的文章让人叫绝,如醉醇酒,与荀子齐名的公孙龙子定不会让人失望,谁能不期待呢?赵孝成王冲公孙龙子笑道:“不知先生可有高论?”</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名家自从诞生以来,一共出了四个大家:惠施、宋銒、尹文和公孙龙子。公孙龙子是名家集大成者,是名家学术的巅峰。</p>
不过,名家以奇谈怪论闻名于世,专与人们的认知唱对台戏,诸如:鸡三足、白马非马、离坚白、卵有毛、犬可以为羊、马有卵……</p>
每个一命题,都与世相反,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名家的形象似的。</p>
虽然世人皆知名家多妄谈,然而,名家的口才堪称一绝,谁也说不服名家。尤其是公孙龙子,曾与荀子舌战三日三夜,荀子不能屈。</p>
荀子是名动天下的大学问家,他的学术,他的口才自是不用说的,就连以一张利口走天下的孟子都不能屈,由此可见公孙龙子的口才是多么的了得了。</p>
“近日得一题,就与诸君共勉。”公孙龙子也不客气,把手中的箸一横,指着箸,道:“这箸长不过尺,日取其半,万世不竭。”</p>
这话的意思是说,这长不过一尺的箸,若是每天从正中一刀切取下来,永远不会取尽。</p>
“呵呵!”一片笑声响起,众人大是好笑,不住摇头。</p>
名家学说就是这样,多奇谈怪论,让人发笑,众人佩服的是公孙龙子的口才,却不信他的论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