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西域(第2/3页)
作品:《秦皇纪》“酒泉就酒泉吧。”秦异人猛然想到酒泉这个名字的来历,又是惊讶。</p>
酒泉怎么来的?这有一段历史故事,与霍去病有关。</p>
酒泉原名金泉,是河西走廊上著名的河流。霍去病奉汉武帝旨意,率军西征,攻打河西走廊,打到金泉时,把所剩不多的酒倒在金泉里,与将士们共饮,从此以后,金泉就改名叫酒泉了。</p>
“巧合,巧合。”秦异人只是想激励军心,并没有想着要留下什么典故,竟然让金泉改名了,这与霍去病的典故如出一辙。</p>
“出发!”歇息一阵后,秦异人一声令下,秦军再度踏上了征程。</p>
XXXXXX</p>
“叮噹!叮噹!”悠悠驼铃声清脆动听,远远传来,汇成一首动听的歌。</p>
一队行商骑着骆驼,正朝东方进发。</p>
战国时代,商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并出现了田单、清夫人、吕不韦这些著名的商人。在当时,秦国清夫人、楚国猗顿氏、魏国白氏、赵国卓氏、齐国田氏是天下五大商家,积累的财富极为雄厚,可以说富可敌国了。</p>
这些天下有数的商家,他们财雄势大,能够呼风唤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p>
在这些大商家之外,还有一类商人,那就是行商。所谓行商,就是带着货物走天下,四处兜售。</p>
这类行商的收入低,日子过得很苦,可以说是餐风露宿,和苦行僧没多大差别。不过,在战国时代这个大争之世,能有一碗饭吃,能有钱赚,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p>
行商中最有名的,要数苏秦之父了。苏秦本是洛阳人,他的父亲就是以行商起家,买卖越做越大,竟然成了洛阳的大富之家。也正是因为苏氏积累了不菲的家业,苏秦学成下山后,决心入秦求仕,他的父亲为他准备了高车大马,成群的佣仆,前呼后拥入秦。</p>
当然,苏秦这次入秦并没有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刹羽而归,最后不得不乞讨回家。当他回到洛阳老家时,跟乞丐没两样,成群的佣仆不见了,高车大马没有了,华丽的袍衫没有了,有的只是穷困潦倒。</p>
这队行商,人数不是太多,共有三十余人,却是赶了上百匹骆驼,驮送着不少货物。</p>
行商的首领叫邵运,是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个子高大,眼睛明亮,一瞧便知是精明人。</p>
“邵哥,这次回中原,我们带的货物不少,会大赚一笔。”一个中年人骑着骆驼,与邵运并肩而行,道:“等到我们把货物卖了,也到年关了,可以好好过一个年了。”</p>
“哎。”邵运却是轻叹一声,道:“西域的好东西不少,昆山之玉、汗血宝马、石榴、葡萄,都是中原没有好的东西,却是不敢买得太多。”</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是呀。”这个中年人重重点头,一脸的惋惜,道:“中原去西域,关山万里,路上不易。再加上河西之地多异族,这些该死的异族贪得无厌,若是我们买的好货太多的话,他们就会杀人夺宝。”</p>
丝绸之路之所以千古有名,不仅仅是因为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古罗马,而是在于丝绸之路是黄金商道,这条商路上到处都是商机,只要平安的话,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p>
问题是,河西走廊上有休屠、浑邪、楼兰、楼烦、林胡这些异族挡道。这些异族很是贪婪,若是发现行商带的货物太值钱,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杀人夺宝。如此一来,就大大的限制了丝绸之路的发展。</p>
“要是……”邵运一句话没有说完,就是摇摇头,一脸的惋惜。</p>
“邵哥,你是说要是中原能出兵,把河西之地的异族打败,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吧?”这个中年人也是摇头,大是惋惜,道:“凡行走在这条商路上的商贾,无不如是想啊。只可惜,中原四分五裂,打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哪有余力来打河西之地。”</p>
“丝绸之路”的价值无量,若是中原能够把这里的异族解决掉,其黄金商路的非凡价值就会体现出来。</p>
众所周知,张骞通西域,开启了丝绸之路,这是为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