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障百川而东之(第2/3页)

作品:《乱清

“是,我弟弟一家,都是死在长毛手里。”周秀才又磕了个头,这才爬起来,招呼那个僮儿取出两卷条幅,“学生重新写了一幅联,请老公祖赏收。”</p>

展开一看,果然是龙飞凤舞的一笔好字,写的是:“回狂澜于既倒,障百川而东之”。</p>

关卓凡的心中一动:看来如何示好百姓,收揽民心,亦是一门绝大的学问。</p>

*</p>

*</p>

收编太平军,是既定的计划,但不能全要,只决定从俘获和投降的大约六千人里面,挑出一部分年轻、习气不深的,分别补充进各营。而在周边的一府六县之中,另募新勇的招兵旗也已经竖起来了,告示贴到了各乡各镇。</p>

轩军要扩军了。</p>

这是关卓凡、丁世杰、华尔、张勇、刘郇膏五个人一起商议,定下来的事情,并且要赶在淮军到达上海之前,把这件事做完。</p>

姜德所带的一营人,由关卓凡出面,向李恒嵩讨了过来。私下的交换条件,一是免去他嘉定失守的责任,二是替他保一个参将的实缺,品秩虽然没有动,但却要实惠得多。而且既然是一个实缺,大抵是要换地方做官的,这一营精锐,反正也未必带得走,倒不如卖了关卓凡这个面子。</p>

于是,这一条便被写进了折子。</p>

而吴建瀛的一支兵,作战勇猛,风气也还过得去,是关卓凡打定主意要用的。但是当初刘玉林在过江投降的时候,曾说过但求还乡的话,因此不知道他们的心里,现在是个什么打算。想来想去,把丁先达叫了过来。</p>

“先达,你去找吴建瀛聊聊,让他不必三心二意。这个时候他就算想走,我也不会放的。”</p>

“老总,”丁先达迟疑着说,“怎么派我去呢?”</p>

“你原来是从那边过来的人,现身说法,自然格外有力。你的话,他一定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