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第3/3页)

作品:《乱清

关于军中仪注,暂定为轩军内部还按国内标准,对外则行美军标准。</p>

授衔仪式就在寄宿学校举行,由当时的美军总司令哈莱克主持。国务卿威廉?西沃德和战争部长西蒙?卡梅隆代表总统出席。</p>

二万七千名蓝色的松江军团一根根笔直的钉子般,钉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p>

仪式后松江军团开拔,穿过大半个纽约街区,到达火车站。</p>

纽约市又一次轰动了。</p>

不夸张的说,纽约人还从来没见过这般衣甲鲜明、行进队列又如此齐整的部队。</p>

战争爆发以来,纽约人看到的军队,衣甲鲜明的基本是新兵,没接受过严格的队列操练;老兵又大多是不久前从战场下来的,刚刚从血里火里钻出来,形状可想而知。</p>

松江军团的士兵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洋人们夹道欢呼。一个个不由头抬得更高,腰板挺得更直,步子迈得更有力量。于是洋人们的欢呼声就更加响亮了。</p>

老百姓有一种朴素的观念,中外皆然:队伍齐整、形状鲜明的军队就是有战斗力的军队——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操不好正步的也未必就没有战斗力,比如美军就算是这种类型的军队。</p>

因此纽约市民自然而然想到,这么好的部队,干嘛送到西线去、而不留在俺们东线?</p>

于是开始抱怨。</p>

自私是人的天性,什么东西格局战略选择这些东东不是老百姓想的。</p>

也不是某些政客想的。</p>

于是就有人借题发挥,最终酿成了不小的**风波。只是这是后话了。</p>

到达车站,满车站的蓝泱泱的兵,依次按建制上了火车,中国的士兵们都是第一次见到火车,自然惊喜,这也不必细表。</p>

汽笛一声长鸣,车轮开始转动,松江军团踏上了奔赴田纳西的旅程。</p>

爵帅包厢内,关卓凡的秘书兼勤务兵——婉儿,给他端来了一杯热汽腾腾的咖啡。</p>

关卓凡接过,目光落在婉儿**中间那一排闪亮的铜扣上,他不好多看,把目光稍稍移开:更糟糕,是婉儿鼓鼓的**。</p>

幸好婉儿很快静静地退到了一旁。</p>

关卓凡轻轻啜了一口咖啡,袅袅的香气升了上来。</p>

他转头看向车窗外面。</p>

战场,我来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