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群英荟萃(第3/3页)
作品:《乱清》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还有,大英帝国。</p>
真正是君临天下。</p>
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业务往来,本质上,前者不过是后者的一个打工仔。</p>
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进军美国却遇上了麻烦。</p>
美国不是不需要欧洲的资金,但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国家金融命脉的能力和爱好却深具戒心,因此,罗斯柴尔德要发展美国业务,就要找一个“马甲”,而摩根家族,就是这样一个“马甲”。</p>
除了“马甲”,还需要合适的“渠道”。</p>
花旗洋行大举购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眼中,就是这样一条极合适的“渠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金可以通过这条“渠道”,流入美国,沉淀下来。</p>
花旗洋行的特殊背景,可以使资金流入更加顺畅,更少受到干扰。</p>
J.P.摩根坦承,银团所谋者,绝非区区炒卖黄金的信息。</p>
那么,为何摩根先生会如此坦诚呢?</p>
摩根先生继续坦诚:不想给罗斯柴尔德家族打一辈子工。</p>
他的想法是,能够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而非他们的单纯的“买办”,拿一份佣金了事。</p>
这是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说得明白点就是:自己做老板。</p>
国外,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摩根家族的“合作伙伴”;在国内,摩根家族也亟需找到一个既有雄厚实力、又有深厚**背景的“合作伙伴”。</p>
在J.P.摩根看来,花旗洋行就是最符合这种标准的伙伴了。</p>
花旗洋行在这次购地中表现出来的眼光、实力和气魄,J.P.摩根十分佩服;其深厚的背景更是令人心动:同时拥有中、美两个国家最高层的资源。美国不消说了,日后进军中国庞大的市场,花旗洋行也是最佳的通路。</p>
J.P.摩根手中可以拿出来交易的筹码,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庞大资金——虽然不是摩根家族自己的钱,但确实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由摩根家族自己支配的。</p>
如果花旗洋行愿意“进行深入合作”,那么建议双方共同成立一家新商行,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摩根家族将把家族自身绝大部分的业务注入这间商行。</p>
关卓凡想,这么干,倒有点师法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的意思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