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胜保跋扈(第2/3页)
作品:《乱清》胜保是忘了周亚夫和年羹尧怎么死的了。</p>
如果胜保真能打胜仗也就罢了,问题是他入陕之后,毫无作为,凡有接战,无不败绩,人送花名“败保”。</p>
另外,胜保渔色、侵饷,也是劣迹斑斑。</p>
按照清制,是不可以携带家眷随军的,但胜保随军的妾侍居然有三十多个!</p>
其中最漂亮的一个姓吕,原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妻子。</p>
当年陈玉成穷无所归,投奔寿州练总苗沛霖。苗沛霖素在朝廷和洪杨之间摇摆,见大局不利洪杨,便把陈玉成缚送和他素有结交的胜保。胜保天上掉馅饼,不但成就擒获长毛第一勇将之功,还就手接受了陈玉成天姿国色的妻子,双喜临门。</p>
至于侵饷,也是胜保的爱好。他既喜欢对督抚用“札”,和人家的关系自然好不了。各省“协饷”常常不能按时收到,军用已是异常匮乏。他个人享用,偏又挥霍无度,有一点军费到手,必先花个河干水落。于是属下官兵,饥寒交迫,离心离德。</p>
地方督抚、翰詹科道乃弹章交上。</p>
有人参他“观其平日奏章,不臣之心,已可概见”,有人以为“回捻纤芥之疾,粤寇亦不过肢体之患,唯胜保为心腹大患”。</p>
最有杀气的一个奏章:“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况一胜保乎?”</p>
胜保是绝对不能再呆在这个钦差大臣的位子上了,不说别的,他在陕甘一天,贼势便嚣张一天。此时的慈禧和恭王,还念着胜保祺祥**中的功劳,想把他调入京中,让他在兵部尚书和内务府大臣这两个位子中选一个。</p>
兵部尚书自然比较威风,但内务府堂官却是油水丰厚,胜保奢靡成性,可以用以维持他平日的使费。</p>
两宫和议政王对胜保,算是苦心孤诣、仁至义尽了。</p>
谁知胜保暴跳如雷,他致信曹毓瑛:“欲缚保者,可即执付司寇,何庸以言为饵?惟记辛酉间事,非保则诸公何以有今?”</p>
不知道他是想象力太过丰富,真以为朝廷要把他骗进京里治罪,还是故意讥讽,总之这封直斥两宫、恭王和军机全班忘恩负义的信,让慈禧和恭王都对他动了杀机。</p>
但处理胜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难度并不在胜保本身。胜保虽说统兵一方,但御下无方,下面的人不会真为他卖命,是没有兵变之虞的。</p>
难在另外三个人身上。</p>
一个是苗霈霖,前面已经说过了。</p>
一个是李世忠,此人原是捻军悍将,为胜保招降,和胜保之间恩义联结,情形仿佛苗霈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