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表面文章(第3/3页)
作品:《乱清》到达东京,天皇裕仁亲率王公亲贵和全体内阁到车站迎接;国宴款待,检阅军队,凡同时出现在公开场合,裕仁和溥仪,必出则同车,入则并行。</p>
更有甚者,天皇的母亲贞明皇太后,打破常规,在后宫宴请溥仪;宴后,和溥仪挽手游览御苑。呃,您没有看错,确实是日本皇太后和“满洲国皇帝”携手同游御苑——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想一想,也是……醉啦。</p>
本时空,溥仪这个家伙不知道还能不能生出来,如果还是能生出来,老子抽他的**。希望四十一年之后,老子还没有挂掉吧!只是,现在才1865年,连溥仪他老爸都还没有生出来呢。</p>
略略离题,关贝勒的意思是:向原时空的敌人学习,该做的表面文章要做。而且,做,就要做足。</p>
不过,这篇文章确实不大好做。</p>
单是举行典礼的场地,就几乎让礼部“宕机”了。</p>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都不能选。</p>
先不说选择“三大殿”是否合乎仪制,就说“基础设施”,“三大殿”就不能满足要求了。</p>
太和殿和保和殿,殿中都有高台丹陛,上设宝座。典礼上,两国元首必同时上座,如果典礼在太和殿或保和殿举行,高台丹陛上就一个宝座,怎么坐?</p>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p>
最重要的是,典礼上,与礼的中国官员,向小皇帝、两宫皇太后行的礼,和向日本女天皇行的礼,是不一样的。如果两国元首同在高台丹陛之上,如何能够分别受礼呢?</p>
*</p>
(今天更得晚了一点,各位书友见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