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太后守社稷(第2/3页)

作品:《乱清

杜立德正对着自己的“奖品”兴高采烈,发现来送东西的称做“太监”的皇宫仆役,满面堆笑地站在一边,却不肯离开。杜立德有点奇怪,但他的脑子灵光,很快反应过来:啊,他是要小费!</p>

于是掏出几枚“鹰洋”,递给了那个“太监”。那人一愣,犹豫着接过钱,翻来覆去看了又看,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即眉花眼笑,弯腰垂手,给杜立德行了一个中国的“打千儿”礼,兴冲冲地去了。</p>

两宫皇太后接见杜立德的具体情形,泄之于外,朝野上下,再次轰动起来。</p>

新派、旧派,一般地眉飞色舞,同样地得意洋洋;最保守、最挑剔的人,也不能不表示满意。</p>

而且,两宫皇太后以降,都以为是关卓凡“**有方”,杜立德才如此“倾心向化”。可是这个,关卓凡是绝不能承认的。他反复强调,“此等仪节,不符万国公法,未足为训”。不过,人们都说,关贝勒太谦啦。</p>

关卓凡冷眼旁观,觐见之始,杜立德双膝下跪,应该是初入皇宫,“敬慎恐惧”的氛围太重,压得双腿发软,不由自主,两个膝盖一块儿跪了下去。可觐见结束的时候,不但没有改回单膝跪礼,反足尺加二,磕多了一个头,就不是“不由自主”的问题了。</p>

大约是这个洋鬼子,觐见之前,全然没有想到,中国的皇太后,竟是两位绝色佳人!东方古老文明大国,身份至高无上的两个女人,居然绮年玉貌,风姿绰约,伦敦工人家庭出身、王室贵族情结浓重的杜立德,立时五迷三道。下跪也好,磕头也罢,拜的都是女神,那还不是心甘情愿?</p>

杜立德“临场发挥”,“两跪一叩”,对“太后阅兵”和关卓凡本人的“加持”固然增强,但同时,发生关卓凡本欲极力避免的副作用的风险,也增大了。这得失之间,就实在难说得很了。</p>

不过,无论如何,本来只为庸酬杜立德一人之功的“进京受爵”,经过关卓凡一系列操作,最终演变成一件重大的有指标意义的**事件。而中国,借此迈出了正常对外交往的最重要的一步。</p>

两宫皇太后对首个亲身接触到的洋人留下了上佳印象,这对关卓凡今后推行以“洋务”为名而行的改革,大有好处。</p>

经此一役,还有人想把中国拉回套子里,就难上加难了。</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