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军调处(第2/3页)
作品:《乱清》轩军在北京地区的存在,大致有这么几块:</p>
第一块,是驻扎在北京城外西南郊丰台的吴建瀛部。不过,在名义编制上,吴建瀛部属丰台大营,虽然还是“轩军”,但已不算“松江军团”了。</p>
第二块,是近卫团。从体制上来说,除步军统领衙门外,是不能有成建制的军队驻扎在北京内城的。因此,近卫团分成两个部分,大部分驻扎在距内城三里左右的城东的三里屯;另有一营五百兵,以关卓凡的“亲兵小队”的名义,驻扎内城。</p>
这五百兵,又分成两块:一部一百人,就驻扎在柳条胡同,就近保卫贝勒府;一部四百人,驻朝阳门内大街。</p>
近卫团在朝阳门内大街的驻地,原是步兵统领衙门巡捕左营的营房,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衙门也在附近。这儿距城南的柳条胡同,亦不算远。步军统领衙门左翼总兵是阿尔哈图,左营翼尉是蔡尔佳,关卓凡的两个拜把兄弟,最地道的“自己人”。</p>
但是,再怎么“自己人”,体制攸关,关卓凡的“亲兵小队”,也不好公然占据步军统领衙门的营房。因此,对外,这儿挂了块牌子,叫做“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p>
不过,确实存在着“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这样一个机构,倒不纯是那四百近卫团的幌子。只是这个“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和近卫团不存在任何编制上的关系,两者完完全全是两个部门。虽然大伙儿也算“住在一起”,却有“一墙之隔”,相互之间,你**的,我干我的,互不干扰。</p>
事实上,“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不但和轩军近卫团没有任何关系,和“松江军团总粮台”,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部门干的活儿,和“粮台”、后勤神**,还是扯不上任何关系。</p>
在轩军内部,“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另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做“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北京站”。</p>
在轩军内部,“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通常被简称为“军调处”——这个名字,即便是华尔和张勇听到了,心里面也要微微打鼓的。</p>
说到这儿,再想一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著名的名称相似的机构,书友们大致能够猜到这个部门是干什么活儿的了。没错,“军事委员会调查联络处”——这是轩军新近设立的特务情报机构。</p>
关卓凡是到了美国后才开始接触近现代意义上的特务情报工作的。</p>
奇克莫加战役后,罗斯克兰斯被免职,关卓凡接任田纳西战区司令,大力整顿、加强战区情报工作,很快便见成效。</p>
关卓凡不是情报工作的专才,但田纳西战区的情报部门,原来自有制度和人才,只是罗斯克兰斯一直不予重视,才逐渐变得粗疏荒废。关卓凡改弦更张,任人得宜,增加资源,情报工作自然迅速重焕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