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纂承洪绪,茂德继期(第2/3页)
作品:《乱清》许庚身心中得意,说道:“或者‘光绪’——‘光绍统绪’,如何?</p>
啊?!</p>
轩亲王的嘴巴,张的更大了。</p>
要不要这么巧啊?</p>
“光绪,光绍统绪……”曹毓瑛连连点头,“也极好!也极好!”</p>
郭嵩焘捻着胡子,点头说道:“宣统、光绪——宣明统绪、光绍统绪,确实都好!星叔,你真正是才思泉涌啊!”</p>
“宣统、光绪,我也觉得好,王爷,你看——”</p>
说话的是文祥,他一边说,一边转向关卓凡——咦,王爷的样子有点儿古怪……为什么要张大着嘴巴呢?</p>
关卓凡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轻轻咳嗽两声,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说道:“琢如的‘明申统绪之大道’,我是赞成的;博川以为,年号的第二字,应为‘统’、‘绪’二字之一,我也是赞成的……”</p>
顿了一顿,“星叔拟的‘宣统’、‘光绪’,也确实是好……”</p>
几位大军机心道,听您这口气,接下来,大约就要说“不过”了。</p>
“不过……”</p>
嘿,果然。</p>
关卓凡微微踌躇了一下,说道:“‘宣统’、‘光绪’,不是不好,是……太好了!我是说,太响亮、太有力量了!这个,呃,似乎,稍稍显得……张扬了一点儿?这个‘宣’字、‘光’字,能不能……呃,换一个……稍稍低调点儿的字眼儿呢?”</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张扬?</p>
几位大军机都微微愕然。</p>
仔细想一想,轩亲王说的,似乎也有点儿道理,那好吧,咱们就想个“低调点儿的字眼儿”吧。</p>
轩亲王心里头的真实想法,自然是没有人知道的——</p>
宣统?光绪?</p>
哎哟,我的尴尬癌都犯了!</p>
平心而论,就字面意思,“宣统”也好,“光绪”也罢,都是挺好的年号,可是,都不能用。</p>
“宣统”自然是不能用的——原时空,那是末世,“意头”不好!</p>
“光绪”呢?</p>
真用了,我非神经错乱不可!现在是1867年,真用“光绪”做年号的话,“光绪元年”就是1868年,靠,这个跟原时空的“光绪元年”,可对不上号啊!如是,今后我这一辈子,一说“光绪某年”,我都得先“换算”一遍,看看自己是否时空错乱了?——嗐,我干嘛要这么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p>
所以,拜托你们,换一个,换一个。</p>
许庚身的“宣统”、“光绪”,虽然被“婉拒”了,但他还是非常积极,想了一想,说道:“若‘宣’、‘光’一类字眼儿不合适,改成‘正’、‘大’、‘洪’、‘皇’如何?——既明申今上统绪承继之正大光明,听起来,‘力量’上头,也稍稍的……呃,弱一点。”</p>
弱一点,即轩亲王要求的“低调一点”。</p>
“宣”、“光”改成“正”、“大”、“洪”、“皇”,即动词改成形容词,“力量”确实弱了一点儿,不过,汉语的形容词,常常可以做动词使用,所谓“使动”,“明申统绪”的意味,并不会减少多少。</p>
“好,好!”</p>
关卓凡连连点头。</p>
“咱们一个个的来吧!”文祥说道,“‘正’、‘大’、‘洪’、‘皇’,都是极好的字眼儿,不过,和‘统’、‘绪’搭在一起,怕是有的前头已有人用过了,咱们这儿,不一定都能派的上用场呢。”</p>
许庚身取过纸笔,先依次写了“正”、“大”、“洪”、“皇”几个字,然后,在旁边写了“统”、“绪”两个字,“你们说,我来记,看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p>
“好!”文祥说道,“先说‘统’,‘正统’、‘大统’……呃,都不能用——‘正统’是前明英宗的年号,‘大统’……是北朝西魏文帝的年号。”</p>
文祥说的“北朝”,是南北朝的北朝。</p>
北朝原即北魏,北魏一分为二而为东魏、西魏,后东魏亡于北齐,西魏亡于北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