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轩亲王的杞忧和野望(第2/3页)

作品:《乱清

关卓凡冷冷说道,“天下之大,总有几个眼中无父、无君又不怕死的,万一这里边儿,有一个身后无家、无族的呢?”</p>

曾国藩一滞,正待说话,关卓凡已继续说了下去,语气冰冷:“涤翁,莫说两江总督,莫说江督衙门,就是亲王,就是大内,都有人敢行荆轲、聂政故事呢!”</p>

曾国藩微微的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了。</p>

犹如一块巨石压在了心口,他有点儿喘不过气儿来的感觉了。</p>

关卓凡微微放缓了语气,“这或许是我的杞忧,可是,嘿嘿,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p>

曾国藩心想,赵竹生整顿盐务,算得上大刀阔斧,雷厉风行,也罪人,也杀人,怎么没见你“杞忧”呢?</p>

当然,轩亲王遇刺之前,赵景贤的两淮盐务,已基本整顿完毕了——难道,轩亲王真的“一早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p>

看着不大像呀!</p>

“总要想出一个法子,”关卓凡说道,“既整治了江宁的治安,又对各方都有交代——朝廷、地方以及……嗯,为国家出过力的有功将弁。”</p>

“为国家出过力的有功员弁”,即“散兵游勇”的委婉说法了。</p>

轩亲王既这么说,就是不打算“抓住了,该杖的杖,该枷的枷,该明正典刑的,要明正典刑”了。</p>

可是,哪有这样子面面俱到、皆大欢喜的法子?</p>

曾国藩转着念头:难道,轩亲王的意思,是叫我回任两江?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他好不容易将两江抓到了手里,绝不可能再吐出来的啊!</p>

再说,即便我回任两江,也是治标不治本啊!</p>

“还有一种情形,”关卓凡说道,“亦深为可忧,如果不尽早为之计,恐怕真的会应了涤翁方才说的‘后患无穷’。”</p>

曾国藩一怔,“请王爷的示——怎么说呢?”</p>

“散兵游勇不仅骚扰地方,”关卓凡说道,“还有许多加入了会道门,有青帮、有洪门,不过,人数最多的,还是哥老会。”</p>

曾国藩心中,大大一跳。</p>

“青帮、洪门还好些,”关卓凡说道,“虽说是江湖中人,到底大致还是肯听朝廷招呼的,可这个哥老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