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翎顶辉煌(第2/3页)

作品:《乱清

关卓凡微笑着摆了摆手。</p>

“可是,”曾国藩继续说道,“到底该如何**,方可面面俱到?恕我愚钝,竟是毫无头绪,这……还要请王爷训谕。”</p>

“涤翁客气了,”关卓凡说道,“我把我的法子说出来,咱们一起斟酌,商量着办!——我其实不敢自专,一切都要仰仗涤翁的。”</p>

“不敢,不敢!”曾国藩微觉狼狈,“王爷这么说,我可当不起!”</p>

微微一顿,“就请王爷明示。”</p>

他没有发觉,自己的“不敢”,接着关卓凡的“不敢”,倒好像替关卓凡的“不敢”背书似的。</p>

“我想,”关卓凡说道,“江宁克复之后,如果不为善后恢复考虑,裁撤的湘军将弁士卒,自然而然,就会返回故乡,期间并没有什么为难之处,是吧?”</p>

“不错。”</p>

“如今的为难,是因为宦囊已空,所以近乡情怯——不晓得我说的对不对?”</p>

曾国藩微微一怔,随即重重的点了点头:“对极了!王爷‘近乡情怯’四字,虽然委婉,却是真正的‘的评’!”</p>

顿了顿,“如果可以衣锦还乡,哪里有人愿意流落异乡江湖?可是……”</p>

说到这儿,微微摇头,“说到底,还是我这个始作俑者……唉!”</p>

他长长叹了口气,神色黯然,打住了话头。</p>

“涤翁何必自责?”关卓凡说道,“湘籍将弁士卒,留居江宁,其实是主客两便的绝佳安排,留居江宁者,如果一边儿勤勤恳恳、正经生业,一边儿量入为出、积谷防饥,今天的日子,哪里会有个过不好的?”</p>

顿了顿,“其实,日子过的很好的,亦不在少数;过不好的,最终流落江湖的,乃至作奸犯科的,都是秉性惫赖,游手好闲,花天酒地,终致坐吃山空——这怎么能够怪到涤翁的头上呢?”</p>

曾国藩默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