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建军之战(第2/3页)
作品:《乱清》两条大舰之中,较大的一条一千四、五百吨的样子,较小的一条也在千吨以上,至于形状,熟稔之极——在沱灢的时候,日日彼此怒目相对,再不能认错的——</p>
中国人!</p>
两条大舰,都是驻沱囊的中国军舰,较大的那条,不就是他们的旗舰——叫什么“伏波号”的吗?</p>
舰上,“血海朱睛蓝鲨旗”猎猎飘扬,异常刺眼。</p>
小舰很小,乍一看,不过大舰十分之一大小,大约不能曰“舰”,只能曰“艇”;再细看,竟似通体以钢铁打造,如是,吨位就应该比同尺寸的铁肋木壳船大上许多,估摸着……二、三百吨的样子吧!</p>
至于形状,十分奇特,前所未见——</p>
沿着船舷的边沿,高高竖起一圈超过一人高的锻铁围壁,整条船的甲板,被这圈围壁围了起来,船舷边沿,几无立锥之地。</p>
只有舰艏,留出一块三角形的锚甲板,上设锚杆——想来,艇身内部已无多余的空间设置锚舱,起锚、下锚,都要在这一小块“锚甲板”上操作。</p>
围壁的正面,中间开一炮门,仅容炮口伸出,目其口径,九英寸左右的样子,且必是后膛炮——以此船之格局,前膛炮根本无法操作——前膛炮的炮弹由炮口装填,炮手不可能扛着装填杆、抱着炮弹,翻过铁围壁,到锚甲板上来喂大炮吃饭。</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炮位的上方,平覆一层铁板。</p>
船上不见风帆。</p>
这——</p>
之前有情报,中国人驻顺化的军舰,一共六条,都是两、三百吨的小舰,其中有两条通体以钢铁打造,纯蒸汽动力,安装了一门和自身的吨位、尺寸极不相称的的巨炮,莫不成,就是眼前这两条?</p>
之前,巴斯蒂安和丹尼斯等驻沱灢的法国军官,怎么也想像不出来,这两条小舰,到底是什么一副古怪模样?</p>
以其船体尺寸,机房空间必十分逼仄,发动机既小,动力就小,船速也就十分有限了,没有速度,便谈不上灵活性,则海战之时,进退趋避,皆大不便,如是,空有一门巨炮,又有何用?</p>
打胜了,追不上;打败了,逃不掉——嘿!</p>
其实,别说什么“进退趋避”了,单说这样小的船体,这样高的重心——甲板以上,全是钢铁,重心一定是高的——大风大浪之时,该如何保证船体的平衡?</p>
弄不好,一个大浪打了过来,便有倾覆之危,如是,还打个屁仗啊!</p>
这种船,根本走不了海路,何谈“海战”?</p>
就算风平浪静,也有这样的可能——一炮打了出去,敌人打没打着不晓得,自己先被震翻了!</p>
哈哈!</p>
因此,一众法国军官,很将这两个“小怪物”,大大嘲笑了一番,说中国人要么是异想天开、不知所谓,要么就是被英国人忽悠了——花自家的银子,做人家的小白鼠。</p>
没想到,现在同这两个“小怪物”面对面了!</p>
而且,差一点就中了这两个“小怪物”的招?!</p>
九英寸巨炮炮口的白烟还没有散去——不消说,方才这两炮,就是两个“小怪物”干得好事儿!</p>
“小怪物”全艇只有艇艏一门炮,因此,理所当然,没像两条大的那样横转舰身,而是“艇艏接敌”。</p>
一时间,巴斯蒂安和丹尼斯都转过了无数的念头:</p>
这四条军舰,大的两条,原在沱囊;小的两条,原在顺化——怎么会出现在升龙的红河河面上?</p>
至少,我们离开沱囊的时候,两条大的,还好好儿的呆在沱囊港里呀!</p>
我们一路上从未泊岸,根本没做什么耽搁啊!</p>
除非是——</p>
我们一离开沱囊,两条大的,也离开了沱囊,一路尾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