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第3/3页)
作品:《乱清》过了好一会儿,曾国藩开口了,声音依旧平静,“惠甫,我晓得你要说什么——不过,应该不会的。”</p>
赵烈文目光咄咄逼人,“爵相,请教——何以见得呢?”</p>
“他的妻子是皇帝,他的儿子是皇帝,他是事实上的……嗯,这还不够吗?”</p>
“若有人就是不够呢?——这个世上,总是有操、莽之流在的呀!”</p>
“他不应该是这样的人。”</p>
“爵相,还是那句话——何以见得呢?”</p>
“两宫皇太后撤帘之后,受到的优礼、尊崇,甚至过于垂帘之时——曹操会这样吗?”</p>
“王莽呢?”</p>
“不一样!”曾国藩摇了摇头,慢吞吞的说道,“王莽的戏,扮的太过了!”</p>
顿了顿,“以我的冷眼旁观,轩邸并不是在扮戏——该抓的权他抓,该圈的人他圈,该尊礼的人他尊礼,该享用的他享用——王莽是这样子的吗?”</p>
“这……”</p>
“所以,我认为,他不是你说的那种人。”</p>
“爵相睿见!不过,万一——爵相,我是说‘万一’——万一他真是我说的那种人,则……我为之奈何?”</p>
“惠甫,”曾国藩的声音干巴巴的,“这个话头,其实咱们也是谈过的,我还是那句话——这是人家的家务。”</p>
顿了顿,“咱们——到底都是外人。”</p>
话说到头儿了。</p>
赵烈文深深点头,“对!人家的‘家务’!”</p>
过了一会儿,笑了一笑,“说起‘家务’,我倒觉得,轩邸的‘家务’——我是说他自个儿的‘家务’,可能会……挺有意思的。”</p>
“挺有意思?惠甫,什么意思呢?”</p>
“是次江阴祭阎丽亨,”赵烈文说道,“轩邸是带了两位侧福晋同行的,而且,若没有两位侧福晋——特别是那位杨侧福晋,祭阎丽亨,还未必能够顺当成事呢!”</p>
曾国藩目光微微一跳。</p>
过了片刻,“惠甫,你还真是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啊!”</p>
“爵相谬赏!”</p>
“我想,后宫干政,应该是不至于的——”</p>
“后宫”二字一出口,曾国藩就晓得不对了,正想有所解画,赵烈文已经接上了话头:</p>
“爵相,我看,未必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