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造王者(第2/3页)

作品:《乱清

“我看,”赵烈文含笑说道,“他根本就没怎么想!老婆太多了嘛!老婆之外,还另有——嗯,这个,手忙脚乱的,哪儿顾的过来呢?”</p>

“老婆之外”云云,自然是指辅政王和圣母皇太后的“绯闻”,不过,这一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赵、曾独对,也不能明说的。</p>

“目下的几头家,”赵烈文继续说道,“大约就已叫轩邸有些顾此失彼了!不然,小苏州胡同那边儿,也不能有那些闲话传出来!如果再摆多两位洋姨太太在身边儿,嘿嘿,还不晓得怎么个热闹法儿呢!”</p>

顿了顿,“所以,别说美国这两位还没什么正经名分,就是上海的两位,正正经经的侧福晋,不也一样?——一直呆在上海,没往北京搬?”</p>

“唉!”曾国藩皱着眉,叹了口气,“还真是——麻烦!”</p>

顿了顿,“不过,惠甫,我听你的口气,怎么有些……幸灾乐祸似的?”</p>

赵烈文一愕,随即哈哈大笑,“还真是!抱歉了!这个……唉,别的事情也罢了,这种事情,我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不能不有些……幸灾乐祸啊!”</p>

曾国藩无可奈何的一笑,“可是,不能真‘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啊!轩邸的家事,不是他一家之事啊!”</p>

赵烈文隐去笑容,“爵相说的是!我不过说笑罢了——”</p>

微微一顿,“爵相‘轩邸的家事,不是他一家之事’之说——实在真知灼见!‘天子无私事’,轩邸是皇夫,是辅政王,他的家事,亦不能以私事目之!这就是我前头说的,‘此家务非彼家务’!到时候了,形势比人强,国家重臣,恐怕不能不……有所为啊!曹琢如、许星叔、左季高如是,爵相,咱们——亦如是啊!”</p>

打住。</p>

关于辅政王的“家务”,赵烈文来来回回说了这么一大篇儿,说到底,还是为了提醒曾国藩,要提前有所因应,至于左扈右杨,还是左杨右扈,那得曾国藩自己先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意向,然后,他才好进一步献议。</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曾国藩不是“功名底子”,赵烈文本人,对银钱名位,亦没有什么真正的兴趣,他是那种自认身负屠龙之术的人,最理想的人生轨迹,就是辅佐贤者得成事业,然后,飘然名山,载酒看花,结庐著书。</p>

因此,不同于曾国藩,赵烈文对于介入上位者的“家务”,并不存在任何道德上的心理障碍。</p>

曾国藩不说话。</p>

赵烈文决定再把话说的透一些。</p>

“扈、杨之间,”赵烈文说道,“其实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局面——”</p>

顿了顿,“扈侧福晋同轩军诸将,固然有‘共患难于微时’的情分,不过,这一层,杨侧福晋亦约略仿佛——”</p>

“杨侧福晋是以‘勤务兵’的身份,随侍轩邸赴美的,认真说起来,她同轩军诸将,是一个‘袍泽’的关系,由西而南,由南而东,几千里征战,一直紧随轩邸,不避弹矢,身浴血火,说是‘出生入死’,亦不过分,这一层,扈侧福晋就比不了了。”</p>

“杨侧福晋的劣势,在于‘资历’——较扈侧福晋浅了一些。”</p>

又过了好一会儿,曾国藩终于缓缓的、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p>

赵烈文颇为失望,“爵相……”</p>

曾国藩轻轻摆了摆手,“惠甫,你听我说。”</p>

赵烈文不说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