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1章杀机如潮(第3/3页)
作品:《乱清》狮子插一句:介个“凯旋号”,可不是本书中“北京—东京”舰队的“凯旋号”哟,原时空的这个“凯旋号”,排水量四千五百八十五吨,“北京—东京”舰队的“凯旋号”,可没有介么大,而且,也不是铁甲舰。</p>
再看武器:</p>
参与马尾战役的法军十舰,共装备各类型号、口径火炮一百三十一门。</p>
船政水师十一舰,拢共只有火炮五十一门。</p>
而火炮质量之差距,更较数量之差距为大:</p>
船政水师的五十一门火炮之中,有二十二门为落后的前膛炮,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p>
这种前膛炮,早已为海军强国所淘汰,法国舰队是一门也没有的。</p>
口径上,法舰炮更具有压倒性的优势。</p>
还有,法国舰队的一百三十一门火炮中,包括了一定数量的哈奇开斯机关炮,这种新锐武器,多安装在桅盘之内,居高临下,弹如雨下,对体量较小的木制舰船的露天火炮甲板,有着毁灭性的打击能力。</p>
这种机关炮,船政舰队一门也没有。</p>
另外,法国舰队中,还有一种船政舰队见都没见过的秘密武器:杆雷艇。</p>
强弱对比如斯悬殊的情形下,船政舰队唯一的机会,就是先发制人。</p>
马江江面狭窄,不存在多少机动、回旋的空间,这一仗,什么阵势、队形的花样都是谈不上的,基本上,就是个“排队枪毙”——彼此对轰,谁先扛不住谁输。</p>
而对阵双方距离既近,命中率必然就高,很有可能,一、两轮炮轰出去,便可以分出胜负了,所以,先动手的一方,占有不言而喻的优势。</p>
如果这个“先发制人”还是出敌不意的话,那就更加的妙了。</p>
嗯,对了,就像本书升龙战役我越南分舰队伏击法舰“蝮蛇号”、“梅林号”那样。</p>
问题是,船政舰队能够“先发制人”吗?</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