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大海战之三十误会……后果严重啊(第2/3页)

作品:《乱清

这个……够呛啊!</p>

这只敌舰的块头介么大,不是三两枚炮弹就能够解决的啊!</p>

还有,这只敌舰……应该叫什么“射声号”吧?看上去,很适合撞击啊!</p>

“成功号”舰长的眼力不差,“射声号”确实是一只非常适合使用撞击战术的军舰;而且,不像“冠军号”只能撞击吨位远小于自己的对手,“射声号”可以撞击吨位同自己相若、甚至大于自己的对手。</p>

从侧面看去,“射声号”的舰艏,由上而下,以一条内凹的曲线,大幅向前倾斜——这个造型,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水线以下,必定还有相当部分继续前伸——不消说了,一定是在水下安装了一个又大又锐利的撞角了!</p>

还有,“射声号”的舰艏斜桅、舰艏柱等舰艏建构,也经过特别设计,不但又粗又短,而且尽量向后收拢——这都是典型的为避免妨碍撞击而行的设计。</p>

最终,“成功号”舰长做出了决定:</p>

不但停止右转,而且向左回转到原先的航线上。</p>

如此一来,“成功号”及其后的五只战舰,将同敌舰队形成平行线,双方将以侧舷炮对轰——也即进行传统的战列线作战,这个打法儿,第二分舰队虽不占什么优势,可也不居什么劣势,双方进行的,是“比较公平的战斗”。</p>

另外,战列线作战,第二分舰队虽然失去了旗舰的指挥,可还是保持了较为严整的队形嘛!</p>

想法不错。</p>

虽然,这个想法,说到底还是因为“凯旋号”、“梭尼号”惨烈覆辙在前,而“射声号”的体量又至少三倍于“成功号”——唉,实在是不敢直撄其锋啊!</p>

接下来,就看中国人肯不肯“配合”喽?</p>

中国人……好像不大肯“配合”。</p>

“射声号”以一个大大的半径、转过九十度、抢到“外线”之后,在东西方向上,距“成功号”已不远了,若“射声号”保持航向不变,两只军舰,很快就可以如“成功号”舰长之所愿,以侧舷炮对**。</p>

然而“射声号”再次调整航向,原地向右偏转了四十五度左右,然后开足马力,朝着“成功号”疾驶而来。</p>

“成功号”上上下下都慌了手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