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人事几番新(第2/3页)
作品:《网游之全球在线》各部补充完毕,还剩下不少兵员。</p>
鉴于此,为了加强非洲本土百姓对朝廷的认可,按欧阳朔的指示,非洲战区四大集团军将裁撤一部分部队,用于组建行省守备师团跟衙役。</p>
空出的名额,则用当地战俘补充。</p>
调整完毕,非洲本土战士非洲战区在四大集团军中的占比,达到两成左右,总兵员在二十五万上下。</p>
未来,这将成为一个通用标准。</p>
即都护府驻军,本土战士必须达到两成的最低标准,以维持稳定。</p>
这么做的好处,除了提升本土百姓对朝廷的认可,还能降低周边非洲国家对大夏的敌意,因为大夏军已非完全的外来者。</p>
…………</p>
炙热的阳光照进御书房,提醒着时间的流逝。</p>
就在刚刚,欧阳朔会同三位大臣,圈定了非洲都护府空缺的两位行省总督人选,决定任命大唐旧臣长孙无忌担任坦桑行省总督,升原岭南行省雷州郡守杨秀清为坦桑行省总督。</p>
长孙无忌出身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李渊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李世民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p>
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在立储之争时支持高宗,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p>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四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长孙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p>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p>
这样一位文武大才,又对唐朝文臣武将有着巨大影响力,欧阳朔并不放心将其留在国内,“狠心”将其发配至非洲大陆。</p>
未来如何,就看长孙无忌的表现了。</p>
长孙无忌是发配,另一位总督杨秀清可就是获得重用了,从郡守跨越至行省总督,无论在哪个行省任职,看似一小步,其实都是鲤鱼跃龙门。</p>
更何况莫桑行省占地极广,又跟班图王朝接壤,战略地位重要,而且资源丰富,兼且恰逢非洲大开发,在莫桑总督任上,杨秀清实在是大有可为。</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杨秀清也算是皇朝旧臣,在平定太平天国时就归附。</p>
欧阳朔擢升杨秀清为莫桑总督,既是顾念旧情,更重要的还是杨秀清有这个本事,尤其是在其洗去身上太平天国的痕迹之后,实在是位不世之大才。</p>
坦桑行省跟莫桑行省总督人选好定,难的是关西总督。</p>
关西行省囊括秦唐两国,境内不仅有修罗城跟落叶城两座领地主城,更有咸阳跟长安两座王城,又经秦唐两国经营,根基之雄浑,非其他行省能比。</p>
关西总督,非大才不能胜任。</p>
按理,大秦旧臣李斯跟尉缭,大唐旧臣房玄龄跟高士廉,都是一等一的大才,都能胜任,可惜他们跟关西行省牵扯太深,不管是为了避嫌,还是别的什么,都绝不可能出任关西总督一职的。</p>
算来算去,还是从现任总督中调任一位最为合适。</p>
借此机会,欧阳朔盘点了一下几位任期较长的本土总督,包括辽金总督霍光、云南总督裴矩、岭南总督魏冉、江川总督碔砆、荆楚总督范仲淹以及东海总督西门大官人,合计六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