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太子篇之第一个秋收(第2/3页)
作品:《北洋新军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再大的丰收,也得收割上来才是自己的!八万石啊!蛇城总共才一千多壮年劳动力,三千多人口,想在霜降前把这些劳动成果全都收割上来,简直都成了天方夜谭,成了是不可能的任务了,按照当前这个进度,能收割三万到四万石,已经是陈娇潜心向道,恳求三清道祖保佑自己的结果了。</p>
想着剩下的上万石稻谷得活生生烂在地里,毛行健的心头简直心疼的在滴血,太子爷的脸也是跟葛朗台那样剧烈的抽搐着。</p>
现在他忽然很怀念起大明来了!就去过一次,可以就印象深刻的辽东,在毛珏的北大荒粮食基地,收割实现了畜力机械化,成群的牛拉着旋转的刀刃收割机,咔嚓咔嚓一片走过,放干水的稻田,高高的麦田就被收割一空。</p>
至于拖粒儿和脱壳,更实现了机械化,蒸汽机带动的转臂,抓着一大把稻谷哗啦哗啦的往下抖,大米粒就跟下雨那样的飞落下来,至于舂米,碎煤机的圆形连改动都不需要改动,直接搬来咣当咣当砸就行。</p>
劳动力需求的减弱,这也是大明米价疯狂下跌,甚至到了五六百钱的地步的重要原因。</p>
昔日里毛行健看不起的的这些奇**巧技,现在又成了他的命根子,估计要是现在给他两台蒸汽机,太子不当了,他都能答应。</p>
怎么才能加快些效率呢?坐在大石头上看着手底下的农人扛着成包拖完粒儿的稻梗堆到城外留着烧火或者喂牛,毛行健捏着下巴是苦思冥想着。</p>
就在他太子爷犯愁的时候,他的肩膀忽然又是被推了推,有些暴躁的回过头去,却是已经被改造成苏羽的酋长儿子拿着他给的一本书,满是求知欲的问了过来。</p>
“千牛之酋的儿子,为什么这个侯赢,一定要**呢?”</p>
苏羽不是崇拜关羽吗!关羽曾经夜读《春秋》,怕韩晓沫把这个新大陆归化第一人给带偏了,毛行健就也怂恿他拿《春秋》来读,当然,不是满是文言文的原版《春秋》,而是已经用毛珏简体字,翻译成大白话的《春秋》,不然就算苏羽真是个天才,也不可能一年之内把这玩意读懂。</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这儿毛行健又是不得不感叹,在大明时候,他是最反对毛珏把简化字与古籍白话推广出去,可现在看来,这两项的确是让更多的人更容易的掌握了文化。</p>
也许这才是孔夫子有教无类的真谛吧!</p>
原来苏羽看的是《窃符救赵》一篇。情不自禁的感慨了一句,信手接过了苏羽递过来的书,张望了一眼,毛行健却是心不在焉,走着神就轻松的为他解释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