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印现江湖2此处求鲜花啊(第2/3页)
作品:《楚天豪情传》第三桌上也只有一个人,就是楚天舒。他发髻整齐,衣着考究,俨然一副公子哥的派头,但他的眼神却清澈、坚定,丝毫没有豪门衙内的空洞无光。他对于这楼上的一切丝毫不放在心上,他一直盯着窗外的江面,听着楚楚的琴音,当然还要喝着手中的美酒。对于此人,杨木林实在难以判断他是何门何派,来望江楼是干什么?听掌柜的说他是常客,那他可能不是江湖中人,也许就是一个锦衣玉食的纨绔子弟。</p>
不一会儿,白衣人杨木林的桌子上就堆满了酒菜,他饶有兴趣地品味望江楼的美酒,当然除了美酒佳肴还有说书人的三国故事,毕竟他也是一个外地人。说书人正唾沫星子横飞的讲着赵子龙血战长坂坡的故事,引得底下的镖师们也热血沸腾、拍手叫绝。</p>
一个镖师用一口浓重的山西口音向说书人问道:“你说这赵子龙与我朝常遇春常将军相比,谁更厉害啊?”其他的镖师也跟着起哄起来。</p>
说书人停了下来,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回答道:“那当然还是我朝开平王鄂国公常遇春常将军更厉害了,这赵子龙血战长坂坡单骑救主足见其赤胆忠心,可最终未能帮助刘备入主中原,我朝常将军不仅有忠心护主的功劳,还有领兵北伐赶走鞑子、收复失地、还我汉人江山的功劳呢!”</p>
一个环项圆脸镖师叫道:“那常将军北伐是沾了魏国公徐达徐将军的光,要是没有徐将军的兵法谋略,常将军哪能立下赫赫战功啊?”说罢便哈哈大笑。</p>
一个年老的镖师道:“听说这常将军马上打仗用的是虎头湛金枪,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地上近战时,常将军喜欢用一柄精钢大刀,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人能敌。不知道他那把精钢大刀有没有我们大掌柜的那把重啊?”</p>
傍边一竖眉小眼的镖师已经有了醉意,喝光酒坛里最后一口酒,把酒坛子摔在地板上,大声叫道:“我们大掌柜的金光锯齿屠龙宝刀,重八十斤,锋利无比,江湖上不知有多少人成了刀下之鬼,我看这常将军未必能打得过我们大掌柜,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啊?”</p>
“什么未必啊?常将军那是肯定打不过我们大掌柜,就凭我们大掌柜的这一身武艺,要是到朝廷里怎么也得混个虎威护国大将军当当啊!我们这几天在这里喝酒听书实在闷得慌,依我看,让我们大掌柜亮亮刀,耍几下,让大伙儿开开眼界,你们说怎么样啊?”这句话一下子把大家的精神头都提了起来,众镖师们都跟着起哄,要大掌柜的阎双彪耍几刀。</p>
一个四十多岁的虬髯大汉从楼层居中的一张桌子边站了起来,坦露的胸口上那赤练的肌肉就足以看出他神力过人。他似是有点醉了,更带几分得意的笑容。杨木林知道这人就是太平镖局的大掌柜阎双彪。阎双彪走镖半辈子,从来没有被劫成过镖,靠的是胆识和功夫,更靠的是他经营有方和兄弟们的支持。这趟镖押送一位蒙面女子和一口棺材,甚是奇怪,但也就数这趟镖挣得多,光定金就足足一百根金条。他这一路上谨小慎微,昼伏夜行,快马加鞭,总算到了目的地,可偏偏接镖的人迟迟不出现。一想到这里,阎双彪醉意褪去了不少,心中的担心和忧虑显现在了脸上。</p>
那个年长的镖师看出了阎双彪的心事,宽慰道:“我看前来接镖的人没有想到我们能这么快的赶到,可能会晚几天来。凡是都讲一个巧头,说不定明天他们就来了,我们也就可以回晋中老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