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卧龙凤雏在手,何愁天下不定?求鲜花收藏(第2/3页)
作品:《三国:霸业系统》“士元兄若是随我去江夏,内可以参赞军事,外可以领兵作战,远远胜过在江东等待那虚无缥缈的机会。”</p>
庞统的表情终于变了,他再也没法保持淡定,刘珏的每一句话都击中了他的要害。</p>
明主在任用臣子的时候,是有习惯性的,当他信任某个人的时候,就会偏用这人。</p>
现在孙权外用周瑜等将才,内用张昭等能臣,哪能容得下外人插足进来?</p>
诸葛亮才智高绝,但为什么不选曹操,不选孙权,反而选择一个落魄的刘备?</p>
除了刘备有野心,有声望之外,也是因为诸葛亮想出人头地。</p>
俗话说得好,宁为鸡头,不为凤尾。</p>
如果历史上诸葛亮投奔曹操或者孙权,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从一干重臣之中脱颖而出,受到无比的重用。</p>
最好的例子就是鲁肃。</p>
赤壁之战,鲁肃为孙权出谋划策,劝说孙权不要投降曹操,功劳可以说很大了。</p>
按道理说,鲁肃在此之后会得到重用,但是鲁肃真正出头,却是在周瑜死之后。</p>
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都是那种渴望一飞冲天的人。</p>
像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庞统自诩有王佐之才,那都是相当心高气傲的人,怎么会愿意从一个小吏往上爬?</p>
诸葛亮宁愿选择刘备,就是因为刘备一上来让他担任军师要职。</p>
战国时期,涌现出了无数的人才,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才,却在自己国家得不到重用,所以出走到别的国家。</p>
比如商鞅、张仪、李斯等等。</p>
“事情成了!”司马徽捋着长须,笑着看了一眼庞德公。</p>
庞德公也是摇头一笑,对于刘珏说的话,他还是很认可的,不过到底怎么做决定,还是要庞统自己说了算。</p>
这个时候,庞统忽然长叹一声,说道:“大人说的不错,我心里之所以犹豫,就是怕去了江东之后,不能够施展我的抱负。”</p>
“但是江东好友热情邀请,我一时间又盛情难却,这才一时间犹豫不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