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办法(第3/3页)
作品:《革秦》“那么先生是要为秦人增加获取收入的途径?”赢柱若有所思。</p>
“不错。”鞠子洲点了点头:“过往之法,犹如桌翻布落地,而王上斩断落地之布,使无布落地;而如今我的办法……”鞠子洲将布条解了下来:“则是教秦人自己努力想办法,去把布条解下来,重新缝补回到身上,并且将桌案摆正。”</p>
“需要如何做?”赢柱好奇问道。</p>
“需要王上给一道诏令!”鞠子洲笑了笑;“诏咸阳左近之秦人皆来听从王孙政的命令做工!同时勒令平抑粮价!”</p>
以工代赈。</p>
一个简单的小办法,为土地歉收的秦人们找到一份**提供的“工作”,获取除土地之外的额外收入,以补给家人生活所需。</p>
秦国的问题,其实是经济问题。</p>
东六国因为不需要把平民当成“国民”,所以对于一般的自耕农、士人的管控并不严格,对于人民谋生的事情也并没有什么限制,街头斗殴、巷尾争杀都是常有之事,美其名曰:侠客事。</p>
一来,抹黑“墨者”的侠客精神,二来,不管控,则普通百姓死活都赖不到**身上。</p>
因为法律的缺位,所以也就无需要担心什么法律的管控程度下降之类的事情。</p>
但秦国不一样。</p>
这是一个标准的“耕战”类国家。</p>
秦国的制度,是一个为“扩张”而存在的制度,主体经济结构被商鞅黄老家学的法律限制为“小农经济”。</p>
对于这种国家,法律比什么秦王丞相之类的都重要。</p>
所以秦国对待全国范围内破坏法律的“国中之毒”的态度很坚决:一定要消灭!</p>
“可!”赢柱点了点头:“请先生带政儿放手去做吧,寡人这就去拟诏令!”</p>
他说着,在一旁的宦官搀扶下起身。</p>
忽而注意到鞠子洲手中布条与他袖口的缺失,吩咐道:“去为先生备一身锦袍!”</p>
“不知道先生喜欢什么颜色?”赢柱和蔼问道。</p>
“红色吧,匪如烈火,不可醒目。”鞠子洲笑了笑。</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