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清缴欠银6(第1/3页)
作品:《在红楼富贵荣华》贾琏嚷嚷道:“我看不如直接拨银子到各院,各自开小厨房。”</p>
贾珍看了王氏一眼:“这样好,丰俭由人,还省事。逢年过节,有客登门便走公中大厨房。”</p>
王氏张张嘴想反对,却被贾珠的眼神制止了。</p>
私下里,他给了王氏两千两,悄悄说:“母亲,以后儿子会给你银子花,公中才能挤出多少?”</p>
王氏嗔道:“你在翰林院花的比挣的多!”</p>
贾珍笑道:“我同珍大哥哥合伙,搞了个煤炉煤球厂,还入股去渤海国贩卖丝绸布匹收珍珠海味毛皮,您就等着收钱吧。”</p>
自此,王氏绝了贪污公中银两的心。</p>
中年妇人一个劲儿的捞银子为的是什么?自然是子女,怕子女吃苦受罪。</p>
若明了子女不仅能自力更生,还能成为依靠,谁又会做那起子上不得台面的事儿?</p>
将欠银的事儿商量好,贾珠便前去东府道喜。</p>
白天的时候,没出门,贾珍就迎来了前来道贺的亲朋故旧。</p>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荣府。</p>
贾政与贾珍当时都在当差,来的是贾母与王氏。</p>
在一堆穿红着绿的丫鬟婆子簇拥下,二人联袂而来,说了不少吉祥话,什么“荣宁两府同气连枝”,“互相扶持”之类。</p>
老太太虽年纪大了,然头脑一点不糊涂。</p>
长孙贾珠虽中了进士,却还在翰林院读书,前程未卜——可别说入阁的都是翰林,那翰林院上百人,有几个能当阁老的?</p>
眼看着东府越来越好,权势影响一日强过一日,有复兴之兆,比西府都本事,老太太早就下定决心,要将两府绑在一起。</p>
其实想多了,便是她什么都不做,宁荣两府也分不开。</p>
尤其贾珠贾琏都算懂事,贾珍更不可能将西府丢下。</p>
反正都要结盟,能选有血缘关系的族人,总比选不知底细的外人好,尤其他还是贾氏族长,话语权极大。</p>
便是金陵几房经过上回他铁面无私的整顿,不也服软,好好配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