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3页)

作品:《影帝:我谢谢你哦

想做好一件事,很难。

尤其是人多嘴杂,统一意见,更难。

所以张远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为所有人设置了共同目标。

钱。

此时,这帮香江大佬们,再次聚到一块。

又请张远吃了顿。

不过这回还有几位陌生人也一同到来。

便是大佬们请来联系和鉴定的金融界人士。

“张远,不是我们不信你,是我有几个朋友想开开眼界。”

杨受晨开口道。

张远和昨天一样,将瑞士银行的本票交到了他们的手中。

金融界人士乐和和的接过后,仔细瞧了瞧。

随后又借口去洗手间。

应该是记下了他本票上的序列号,打电话去瑞士那边确认。

不久后,那位老哥回返,微不可察的朝着杨受晨点了点头。

老杨头又向着其余大佬点了点头。

刚才虽然欢快,但透露着些许敷衍的气氛,在这两次点头后,变得却是快活了起来。

本票是真的,说明瑞士银行那里真有这500万美金。

那就是说,真有人给张远投资。

既然有人投资看好,他又愿意给出高额的利率回报。

远超一般的银行和投资机构。

世界上最出名的资产管理公司,如黑石,贝莱德等,平均回报率也不过10个点左右。

这还是好年头,世界最强公司的综合回报率,并伴随着高风险。

高盛这种低风险的大公司,综合收益率不会超过5。

国内的普通民众可能不理解,觉得利率太低。

毕竟早年间,大陆银行的存款利率,尤其是多年期存款,利率非常高。

能够轻松超越高盛的投资回报率。

但那是华夏。

在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银行利率都是非常低的。

在岛国和欧洲部分地区,甚至是负利率。

就是你存100,一年后就只有985。

那15是管理费和负利息。

有时候,不出国真不知道自己是巨婴……

对这帮香江大佬来说。

张远有信用,且给出了有价值的抵押物。

事情也从投资变为了偏向私募或者借贷。

在确认能有收益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乐意的。

张远亏不亏是他的事,反正我们包赚的,那就好。

生意小时,有野心,有冲劲,愿意赌。

有资产,做大后,大多老板便会开始变得保守。

我已经那么有钱了,重要的不是再翻20倍,而是别赔完了。

在不赔的情况下,能翻两倍我都心满意足。

一旦从光脚的变成了穿鞋的,心态肯定会变。

莫说到了他们这种人均几十亿身家的主。

大部分人到了张远现在这位置上,都不敢如他这般把把梭哈。

他说是“空手套白狼”,其实还是有本的。

那500万美金不就是本。

这一笔,就是他之前为《速度与》准备的预算上限。

回国后,他约刘家母女和陈老板吃了个饭。

让对方帮自己把钱搞到瑞士银行里去。

这种跨国转移资产的事,陈老板是专业的。

分分钟搞定,并且能做到除了国家机器外,很难查到来源踪迹。

为什么不选其他地儿,非找瑞士银行呢?

除了这地方专业外,还有一个刻板印象。

那就是瑞士的银行业,号称独立,中立。

决不会透露客户信息。

以此吸引了全球各地合法,非法的资金注入。

但也只是号称。

张远心里清楚,所谓的独立,中立,在50马格南指着脑袋的时候,就只剩下不寒而栗。

号称永不透露客户信息,实则对cia单向透明。

但张远要的,只是对这帮香江大佬不透明即可。

存在瑞士银行的帐,查不到来由,他们能够接受。

且还添加了几分神秘色彩。

这样一来,在席的香江大佬们,便同意集体出资,给他1000万美金。

双方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

张远搞定这些后,便匆忙离开了香江。

飞机上,他在头等舱的宽大座椅上,仔细检查这协议。

“给你们机会赚笔大的,且拥有良好收益的长期投资,你们不要。”

“果然我猜的没错。”

他们出钱,但版权,发行权等从环球拿到的重要权益,依旧在自己手中。

甚至想要参与发行,还得与他签代理协议。

张远乐意分享成果,但人家不要。

那就不能怪我了。

日后别眼馋,后悔到扇自己大嘴巴就好。

不过后悔好啊。

教员曾说过,《水浒传》好就好在诏安。

让天下人看看投降派的下场。

张远也刚好借着这次机会,给这帮香江大佬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