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第1/3页)
作品:《傅卿周应淮》今天上山的就那么几户人家,竹筒才滑下来立马有人认出这是自己家的竹筒。</p>
刚把竹筒取下来,紧着又从山上滑下另一个竹筒,也是他家的。</p>
山势陡峭,但是越靠近村里弧度就越小,滑下来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下来了。</p>
既不会伤到人,也不会撞到装满水的竹筒,更是给了山下等候的人足够的时间把竹筒取下来。</p>
“六个,我家的竹筒齐了。”</p>
这边才刚说完,那边又滑下来一个。</p>
有人远远就认出了自家的打的记号,高高兴兴的把竹筒取下来。</p>
一连着几家后,老刘头才盼到了自己家的竹筒。</p>
“好好好,以后这样就方便多了。”</p>
这回没上山的人家各个都心动起来,都催着自家男人过来看,看了又说明天就要上山去取水。</p>
“大家先别急,周应淮上山前说等他回来再安排。”</p>
老刘头才刚说完,立马有人反驳道:“这有什么安排的,上去接了水送下来不就完了吗?”</p>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完全不把老刘头的话当做一回事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