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羽:这真的是我儿子?(第1/3页)

作品:《关兴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p>

关平赵累在心里默默咀嚼,越咀嚼越觉得十六字真的精妙。</p>

这十六个字简直就是返璞归真,直至游击本质的通天大道啊。</p>

关羽同样听的两眼放光,震惊问道:“这话谁说的?”</p>

关兴自然不能明说,只好信口胡邹道:“我自已总结的,以前跟兴国(张苞的字)打架,每次都打不过他,我又不想吃亏,所以就趁他不注意,抽冷子给他一闷棍,然后转身就跑。”</p>

“兴国不甘被揍撒腿追击,追不上我只能退去,我再掉头回来,趁他追的精疲力尽的时候揍他一顿愉快闪人。”</p>

“我跟其他家族的公子打群架也是这套路,先将他们拖垮拖疲,再转身杀回去给他们致命一击,这招屡试不爽,总之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嘛,打仗应该也是这道理吧?”</p>

关平:“……”</p>

赵累:“……”</p>

你小子打群架还打出优越感,打出经验来了?</p>

看来把你扔在成都真是屈才了。</p>

关羽则像第一天认识关兴似的,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从未关心过的次子,好像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p>

在他心里关平才是嫡长子,是值得精心培养的家族继承人,关兴只是个凑数的,活着就好。</p>

所以对关兴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他大哥,原以为这小子就是个纨绔二世祖,现在看来大错特错,此子思维敏捷秀外慧中,悉心培养的话完全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p>

别的不说,他在自已败走麦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还能头脑冷静的提出上中下三策,足以证明他的才能和心理素质。</p>

还有那十六字真,打个群架都能总结出这种真,若真上了战场还了得?</p>

此子可堪大任,今后得好好重视。</p>

关羽默默下定培养关兴的决心,牵马说道:“一起走吧,这里到汉水还有一段距离,咱们到了汉水再分开,安国,继续说说你对游击战的理解,你大哥到了荆南或许用得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