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第1/3页)
作品:《五,六十年代我在东北上山下海》周一一上午,长海都在厂子的机修车间,找了他们厂最牛逼的一个八级钳工魏师傅把银筷子加工成银片,然后再捶打成坑坑洼洼的样子,又找了实验室的技术员弄了个做旧处理。</p>
再回去让魏师傅给狼牙用银片包上,还打了孔。做好的狼牙简单而大方又不失古朴的感觉。</p>
上午苏老爷子过来找了王尚友,给他送过来四条江鱼,两条鲤子,两条江鲈鱼。都在八九斤左右。</p>
王尚友要给他钱,老爷子死活不要。后来王尚友硬是给了老爷子一条大生产,还威胁他说不要就不让他送菜了,老爷子才收下烟,两个人又定下过了年送菜的事儿。</p>
王尚友还联系了几个附属企业的食堂,但是具体的事儿得老爷子自己去谈。</p>
中午长海回来吃饭,碰上了苏老爷子,长海带老爷子去食堂吃了顿饭,吃饭的时候长海详细的问了老爷子蔬菜研究所在村子里的事儿。</p>
老爷子从陆陆续续的就给他讲了起来。</p>
“咱们村以前不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以前就是江面,四零年上游小本子修好水电站,江水一截后咱们这才露了出来,后来就全成了菜地,没想到种出来的菜比别的地方的菜都好,前年蔬菜研究所在咱们村整了十多亩地搞研究,后来又弄了一个玻璃房子,里面冬天也种菜,里面还有火墙,晚上还给房子盖被,我觉得得花老鼻子钱了!玻璃房子里面冬天也产新鲜菜,黄瓜茄子啥的都有,还有桃树跟西瓜这样得水果,咱们也没吃过,就是有时候看过。有人说这都是给大干部吃的。”</p>
长海听完知道了,这不就温室大棚吗,只不过是玻璃的而已。现在倒是有塑料布,但是专业的还是没有,即使是有,更换的造价也太高了。玻璃的反倒是节省不少。</p>
老爷子吃完饭,王尚友安排长海骑摩托给老爷子送回去。</p>
回了处里,王尚友让长海写明天开大会的发稿。长海百无聊赖的应付着。</p>
下了班,接上冻的嘚呵的王援朝赶紧回家。两个妈知道长海明天立功受奖,都请了假,要去厂子看看,两个妈在长海家里翻箱倒柜的找穿啥衣服。</p>
的。反正是各种的要求。几伙人还差点打了起来。</p>
长海好容易挣脱了出来,骑上摩托车就跑了,最后还是跑到木料场老张头那里才算消停。</p>
中午吃饭长海都没敢回去,食堂更是没敢去,自己去国营饭店买了两碗馄饨,和老张头对付了一口。一下午都待在老张头值班室。</p>
下班后,长海都没去接援朝,直接回了家。</p>
家里,张静秋和徐慧娟看见长海回来这顿稀罕呀,我儿咂可露了大脸了,我女婿可涨了志气了。</p>
开玩笑,不到十八岁,一下子两个二等功。千人的大会上面不红,心不跳,不拿稿慷慨激昂的发!还有谁?</p>
晚上俩家还是在一起吃饭,饭桌上,王尚友跟长海说“厂里决定给你转为干部编制,按二十一级算,这几天你把入党申请书写好交上去,厂里准备重点培养你。对了明天你去一趟厂部,厂里给你还有一些实物奖励,好像是一张手表票,一张自行车票,二百四十块钱,还有一些书。你现在还可以申请住房了,这个我看不急,过两年你跟抗美结婚的时候再申请也赶趟,咱们院就有不少空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