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客家姓氏趣谈(第1/3页)

作品:《茶陵神秘客家往事

"狗仔,牛仔啊,你快来呀!"

街头忽然响起了一阵呼喊声。

这个狗呀,牛呀,可不是动物,而是人名。

客家人取名,喜欢取狗、牛之类的名,这与他们的历史渊源有关。

居住在茶陵的客家人,不是本地人,是外来人。

流传最广的是战乱说。

由于战争,大批客家人流漓失所,背井离乡,定居在茶陵深山老林之中。

其实他们也很想定在平原肥沃之地,但条件不允许呀,因为这地方都有人家,都是茶陵本地人所占有,他们只好退其次,进原始森林。

这个地方没有人烟,没有地主,土豪之类,可以随意住。

但居住在原始森林有两个不方便:

一是交通不便。

通往外界几乎无路,有的话,也是前人用脚踩出来的一条羊肠小道,高低不平,坑坑洼洼,非常不好走。

但是一些日用品,包括铁钉、铁铲之类,自身生产不出来,必须从外面运进来,由于无路,成本极其高昂,导致客家人的生活异常艰难。

二是缺医少药。

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生病了,一般是硬扛。

扛过去了,就活下去,扛不过去,就一命呜呼,这是以前客家人唯一的选择。

山寨里也有草药郎中,但水平有限,药品有限,只能治一般的伤风感冒,大病,或者需要动手术的病,就束手无策,只能等死了。

我印象中,一次上坪一户人家的小孩生病,肚子疼,痛得死去活来,惨叫连连,但全家却无动于衷。

他们不是不想去医院,而太远了。

这里去乡卫生院,需走三个小时山路,抬一个人去医院看病,需要五、六个壮劳力,成本极高。

人不到奄奄一息,一般不会去医院,尤其是小孩,更不会。

听天由命吧,由天作主,天要你活下来,就活下来,天不愿意,只好随天意了。

其实,病人即使到了乡卫生院,也不一定能活下来。

小时候,我们街上有一个女人生小孩,由于胎位不正,是横着胎,生不下来,结果大人小孩都双亡。

这就是客家人所说的难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