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汉唐001号远洋帆船(第3/3页)

作品:《我们的1654续

甘蔗是从葡萄牙殖民者从佛得角移植过去的,这东西到了巴西,插在地里,没有人管,都能长得又粗又壮,水热条件实在是太好了。</p>

而且甘蔗榨汁也不需要什么工具和技巧,就用黑奴,像驴子拉磨一样,就能把最后一滴甘蔗汁榨出来。</p>

但是,从汉唐集团在1654年收复了大陆的北方后,他们为了保住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他们一开始倒贴粮食,货款发放农业工具,还货款提供化肥和农药,最重要的是抽调了农业机械设备,让他们大面积广种甜菜这一种经济作物!</p>

那时还把当地幸存的农民吓坏了,都不种粮了,这不要闹饥荒吗?!</p>

但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他们过去都是农奴,鞑虏的话不敢不听,何况汉唐集团的人比那些人还厉害呢?!</p>

当一下子下发他们半年的口粮时,他们马上乐了,全是大米啊,不怕了,你们折腾去吧。</p>

那个时候,这些先期投入是巨大的,连最相信汉唐集团的股民都怕了,股市指数都要准备冲一千点了,又下降了。</p>

《汉唐时报》也不知道为什么抽风了,一直在连载甜菜制糖的优势,希望能引起一些大商大户的跟进------但是效果不大,古人们对东北地区总是有一种莫明的恐惧。</p>

那时,汉唐集团的先期投入一直在疯涨。</p>

当时不投入不行啊,那里和中原地区又不一样了,中原地区属于还有点存货,东北地区则是赤贫遍地。</p>

如果说中原地区还有一些自耕农的话,那里全是农奴,还是两三辈子都是的------开垦出来的田地少之又少,几乎是白纸一张。</p>

中原地区可以通过归还人家原本的土地来把他们锁死在自家里的土地上,但是东北不成啊,他们本来就没有土地,而汉唐集团又从来没有白白分人家土地的爱好,白给白得的,那不是骗人吗?</p>

汉唐集团的土地是要留着卖钱的,一但哪个商团一冲动,买个几十万亩,不说卖地的钱了,光以后的税钱,那是无穷无尽啊。</p>

因此汉唐集团也把自己累着了,啥都要管,哪里都要投入。</p>

这样大的投入,可瞒不住别人的,《汉唐经济报》都当时都承认经济发展出现了回落现象。</p>

不过好在第一批次十几万亩的甜菜出产后,汉唐集团咬牙在九十天内建起来的甜菜制糖厂马上开工了!</p>

这个厂里的核心设备是两台大型甜菜渗出器,单台生产能力已达每天1000吨甜菜!</p>

每天都出产二十吨以上的绵白糖。</p>

甜菜的出糖率比甘蔗低,只有百分之十一多,但是甜菜种植对气候条件要求少,生长速度快,在过程中追加的投入低,省人力,更主要的是因为用甜菜制作白糖只需要一道工序,而用甘蔗制作白糖则需要两道工序,成本比较高。</p>

那么甜菜糖和蔗糖有区别吗?</p>

没有。</p>

甜菜糖和蔗糖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没有区别。</p>

的确,普通人难以吃出二者差别,但是建国安董事可以轻而易举地尝出二者区别,甜菜糖的味道不如蔗糖,这里关键就是0.05%的杂质决定了味道的差别,这很像是矿盐和海盐的争论。</p>

但是汉唐集团里的农业小白们就非要认为蔗糖更健康,他们听说东北甜菜生长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有机化肥和有机农药,不好。</p>

当绵白糖都运送到欧洲时,那些从巴西也送到那里的所谓白糖就要扔了。</p>

不久后,巴西的甘蔗种植园一个接着一个倒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