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两位平常的父亲(第2/3页)

作品:《我们的1654续

胡镇南平常只与朋友在一起,除了抽烟,喝啤酒和吃炸鸡,也没有什么不良爱好,他虽然没有古剑山的身价高,但是比张德培与刘刚军挣的多不少。</p>

胡镇南本来想给父亲在玉山边买块地,盖一个类似汉唐集团在香山溪小区里盖的别墅。</p>

但是,他听到了父亲的宏图大志之后,断了这个想法。</p>

他肯定不会去的――――――原先的所谓到老了要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生活的想法早就烟销云散了。</p>

真没有想到你的父亲竟然还是一个热衷于公众服务的人。</p>

―――――――――――――――――――――――――</p>

刘刚军回家的时候,已经傍晚了。</p>

但是他提前给家里打过电话――――――他的父亲早都从长沙大城里回来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p>

他凭借着自己的医术为那里的人治病开药,而且还带出了几个徒弟。</p>

汉唐中医分院的院长郑德生在他回来后特聘他为专家医生,免费给他安装了电话不说,据说还要给他配备奔驰汽车,由专门的司机接送他。</p>

他的父亲对刘刚军说:“有一汉唐集团成员有伤风之症,恶寒发热,我且问你,若是你主医,你如何开药?”</p>

刘刚军知道这是又考校自己了,便认真答道:</p>

“《金匮要略》中提到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宜姜葱――――――宜开九味羌活汤,我以为一剂便可治愈。”</p>

他的父亲叹了口气,说:“郑院长当时也是开的这剂九味羌活汤,也满以为可一剂治愈。</p>

然则第二天病人自诉毫无效果,语气中还有轻视郑院长之意,说什么中医如何西医如何的,我听不太明白――――――但是,我略一思考便知晓结症在哪里。</p>

三阳解表,然则此病是在三阳吗?</p>

明明有寒热往来,是少阳证,是小柴胡汤证,还用九味羌活汤能行否?</p>

九味羌活汤是治外受风寒湿邪,内有热象,以风为主证的外感病。</p>

以头痛身重为主证的,不是所有伤风皆可以用的。</p>

要学会辨证啊――――――”</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刘刚军马上起身,说:“孩儿受教了!”</p>

他心里高兴了一下,父亲没有批评责骂他便是最高的表扬了,哈哈哈。</p>

父亲缓缓说道:</p>

“两年前,一病人腹痛,大便不能畅通,每次解大便都感费力且时间过久。</p>

病人信我而求诊,我当时诊他为小肠痧之症。</p>

便先用调胃承气汤温饮,不效;又加蒌仁,服数剂又不效;故又加重大黄用量至五钱,蒌仁加至二两。</p>

又服二日仍是腹痛,大便仍然如故。</p>

后数日病家舍我而去,至汉唐总院马军院长处求医,后经打针输液病情缓解。</p>

我闻之后便亲自上门拜访,马军院长有大才,他说病人是水液缺失之症且有肠炎,不补液如何能好。</p>

我方明白自己所治之法皆是通下――――――至此深深明白自己的功底不够,所需知道的东西还太多。</p>

真的是古人所说“治病三年,方知天下无方可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