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蔡敦兄还是厉害(第2/3页)
作品:《大宋:开局忽悠千古第一才女》杨易以手抚额道:“菜墩兄,说人话。”</p>
蔡敦叹气道:“家里逼得。”</p>
杨易表示理解,这年头弄个举人身份,不论是做不做官,也有莫大好处,总比游手好闲强。</p>
蔡敦忽然凑近道:“杨兄,此次考试可有把握?”</p>
杨易微笑道:“解试唯尽力耳。”</p>
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他可不想留人口舌。</p>
蔡敦嘿嘿一笑道:“杨兄你我一见如故,我这有考题,你要不要?”</p>
杨易一愣,这胖子来真的?菜墩兄还是厉害啊。</p>
不过,他自忖考个举人应该不难,便摇头拒绝。</p>
蔡敦摇头晃脑道:“杨兄你错过一桩大机缘啊。”</p>
杨易苦笑,他倒是没有怀疑蔡敦的考题,因为宋朝的作弊之风盛行,虽然防作弊手段很多,但是架不住这些关系户。</p>
宋朝的考官跟现代一样。主考官负责出题。为了防止出题的考官从里面作弊,北宋还实施一种“锁院”的方式,要求选中的考官进入贡院后“不得与臣僚相见言话”,要在贡院内完成出题、引试、阅卷等过程,直到放榜后,才可以出去。</p>
但这种锁院制也有弊端,比如有的考官锁院前泄漏试题,就连大名鼎鼎的苏轼也干过这事。</p>
苏轼主持贡试时,就在锁院前泄题,他提前写下了题目,送给门人李廌,就是确保李廌能考中。</p>
但送达时李廌不在家,题目被章惇的两个儿子章援、章持所获,两人开始研究试题,并按照苏轼的文风答卷,最后,章援中了头名,章持得了第10名。李廌反而落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