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江东八策下(第1/3页)
作品:《三国:开局江东之主》听到这里,张昭忍不住了,前面的政策很多都是示好世家的,但科举考试就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权力的垄断,使江东的权力部门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p>
张昭说道:“主公,此举恐怕不妥,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后者是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凡是官吏,皆离不开世家子弟。”</p>
孙权早有准备,笑了笑:“请问张公,考试的话,你觉得来报名的会有哪些人?”</p>
张昭思考下道:“读书人。”</p>
孙权道:“现在读书人不是世家子弟居多吗?最多就有偶尔一两个百姓出身读书人,科举制度也是为了让世家子弟公平竞争,让普通百姓看到一些希望,张公以后就不必为推选官员而操心了,哈哈!!”</p>
张昭想了下,好像也是。</p>
每次察举的时候,各大世家都会将张昭的门槛踏破,让他安排世家子弟从官。</p>
有很多人情不好拒绝,也不好安排!</p>
设立这样考试,相对公平,倒也为张昭这样高级官员免了很多麻烦。</p>
反正科举考试都是在一堆世家子弟之中选最优秀,还尽量公平,人情上也好说话,这是很方便。</p>
这个时代不可能完全摆脱世家,因为世家基本上都对知识进行了垄断。</p>
寒门出身的读书人真的太少太少了,寒门的力量还不够强。</p>
“张公,吏部尚书一职就暂时由您老兼任。”孙权也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p>
意思就是文官的选拔任命交给了张昭。</p>
让这个本来就是士族的人先做起来。</p>
挑不挑选全力放在他那里。</p>
“臣遵命。”这下张昭立刻就赞同了。</p>
这人事权利牛逼了……</p>
孙权想的很明白,离不开士族就是因为知识都掌握在有钱人手上。</p>
这也是因为知识的传播极为不便,等以后经济好了。</p>
纸张也做出来了,gao出印刷术。</p>